•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三的成語 (1980個)

    221

    大仁大義

    成語拼音:
    dà rén dà yì
    成語解釋:
    形容為人寬厚,尊崇仁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四十回:“至于劉琮降(曹)操,豫州(劉備)實不知;且又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
    222

    不著兩

    成語拼音: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成語解釋:
    道:說話;著:接觸到。說話句有兩句說不到地方。形容說話不著邊際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蘇王文》:“道不著兩,四下亂倡揚,取得經來唐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223

    倒四

    成語拼音:
    diān sān dǎo sì
    成語解釋:
    指錯亂沒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語、做事等條理不清、顛倒混亂;毫無次序。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連拜了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倒四,坐臥不安。”
    224

    倒四顛

    成語拼音:
    dǎo sì diān sān
    成語解釋:
    顛:顛倒。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3回:“來呵!到明日,只弄得倒四顛,一個黑沙,也是不值。”
    225

    讀書

    成語拼音:
    dú shū sān dào
    成語解釋: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成語出處:
    宋·朱熹《訓學齋規》:“余嘗謂讀書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到之中,心到最緊。”
    226

    低頭喪氣

    成語拼音:
    dī tóu sàng qì
    成語解釋:
    失意頹喪貌。
    成語出處:
    國演義》第四回:“嚴畯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227

    睹微知著

    成語拼音:
    dǔ wēi zhī zhù
    成語解釋:
    微:細小;著:顯著。看到細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質及發展趨勢。
    成語出處:
    國志·呂布臧洪傳》:“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228

    鼎足而

    成語拼音:
    dǐng zú ér sān
    成語解釋:
    比喻方面對立的局勢。也泛指個方面。
    成語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 崔秀才》:“內則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焉。”
    229

    大展經綸

    成語拼音:
    dà zhǎn jīng lún
    成語解釋:
    經綸:整理絲縷,比喻治理國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十八回:“先取荊州后取川,大展經綸補天手。”
    230

    二帝

    成語拼音:
    èr dì sān wáng
    成語解釋:
    二帝:唐堯、虞舜;王:夏禹、商湯、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昔在二帝王……財足以奉郊廟、御賓客,充庖廚而已。”
    231

    恩威并行

    成語拼音:
    ēn wēi bìng xíng
    成語解釋:
    安撫和強制同時施行。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國志 吳志 周魴傳》:“魴在郡十年卒,賞善罰惡,恩威并行。”
    232

    恩威并用

    成語拼音:
    ēn wēi bìng yòng
    成語解釋:
    安撫和強制同時施行。現也指掌權者對手下人,同時用給以小恩小惠和給以懲罰的兩種手段。
    成語出處:
    國志 吳書 周魴傳》:“魴在郡十年卒,賞善罰惡,恩威并行。”
    233

    恩威并重

    成語拼音:
    ēn wēi bìng zhòng
    成語解釋:
    安撫和強制同時施行。
    成語出處:
    國志·吳書·周魴傳》:“魴在郡十年卒,賞善罰惡,恩威并行。”
    234

    逢人且說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成語拼音: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
    成語解釋: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235

    鳳毛雞膽

    成語拼音:
    fèng máo jī dǎn
    成語解釋:
    鳳的羽毛,雞的膽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實際怯弱。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國演義》第十二回:“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236

    逢人且說分話

    成語拼音: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
    成語解釋: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237

    逢人只說分話

    成語拼音: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
    成語解釋: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238

    高才遠識

    成語拼音:
    gāo cái yuǎn shí
    成語解釋:
    才能高超,見識深遠。
    成語出處:
    國志·魏志·和洽傳》“清醇有鑒識”裴松之注引國·魏·周斐《汝南先賢傳》:“召陵謝子微,高才遠識。”
    239

    刮目相待

    成語拼音:
    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成語出處:
    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日,即更刮目相待。”
    240

    刮目相看

    成語拼音:
    guā mù xiāng kàn
    成語解釋: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國志 吳志 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士別日,即更刮目相待。”
    * 三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