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201

    不置可否

    成語拼音:
    bù zhì kě fǒu
    成語解釋: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成語出處: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主之意,于政無所可否。”
    202

    吃力不討好

    成語拼音:
    chī lì bù tǎo hǎo
    成語解釋:
    討:求得。費了好大力氣,也得不到稱贊。形容情棘手難辦,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對頭。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老實說,有了錢,與其這樣化的吃力不討好,我倒不如拿來孝敬點給叔公了。
    203

    焚琴煮鶴

    成語拼音:
    fén qín zhǔ hè
    成語解釋: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物。
    成語出處:
    宋 洪適《滿江紅》詞:“吹竹彈絲誰不愛,焚琴煮鶴何肯?”
    204

    古道熱腸

    成語拼音:
    gǔ dào rè cháng
    成語解釋:
    指待真誠、熱情。
    成語出處:
    清 鄒弢《三借廬筆談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楊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熱腸,頗有任俠氣。”
    205

    含垢藏疾

    成語拼音:
    hán gǒu cáng jí
    成語解釋:
    本謂應有包容的氣量,后轉用以指包容壞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206

    救經引足

    成語拼音:
    jiù jīng yǐn zú
    成語解釋: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與愿望相違背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之名,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
    207

    見死不救

    成語拼音:
    jiàn sǐ bù jiù
    成語解釋:
    見到別面臨死亡威脅而不去救援。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救風塵》:“你做的個見死不救,可不羞殺桃園中殺白馬,宰烏牛。”
    208

    集思廣議

    成語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成語解釋:
    謂集中眾智能,廣泛進行議論。
    成語出處:
    清·昭梿《嘯亭雜錄·錢南園》:“佞者既明目共視,難以挾私,賢者亦集思廣議,以濟其。”
    209

    尖酸刻薄

    成語拼音:
    jiān suān kè bó
    成語解釋:
    說話帶刺,待冷酷。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來分辨,隨他說去。”
    210

    及時行樂

    成語拼音:
    jí shí xíng lè
    成語解釋:
    及時:抓緊時機。抓緊時機尋歡作樂。
    成語出處:
    《新刊大宋宣和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也。”
    211

    靠天吃飯

    成語拼音:
    kào tiān chī fàn
    成語解釋:
    謂依賴自然條件來過日子。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3回:“什么家說,靠天吃飯,賴地穿衣呢?”
    212

    胯下之辱

    成語拼音:
    kuà xià zhī rǔ
    成語解釋:
    胯下:兩條腿之間。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怯。”
    213

    樂善不倦

    成語拼音:
    lè shàn bù juàn
    成語解釋:
    樂于堅持做好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
    214

    樂善好義

    成語拼音:
    lè shàn hǎo yì
    成語解釋:
    謂樂于行善,喜好正義。
    成語出處:
    宋·曾鞏《與杜相公書》:“伏以閣下樸厚清明,讜直之行,樂善好義,遠大之心,施于朝廷,而博見于天下。”
    215

    力所能及

    成語拼音:
    lì suǒ néng jí
    成語解釋:
    及:達到。自己的力量能達到。
    成語出處:
    唐 裴铏《傳奇 韋自東》:“殿于宏壯,林泉甚佳,蓋唐開元中萬回師弟子之所建也;似驅役鬼工,非力所能及。”
    216

    溜之大吉

    成語拼音:
    liū zhī dà jí
    成語解釋:
    溜:趁不注意偷偷地跑掉。吉:吉利;吉祥。偷偷地跑掉妙。指溜掉了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8回:“幫他幾個,其中一班勢利小,早已溜之大吉。”
    217

    買菜求益

    成語拼音:
    mǎi cài qiú yì
    成語解釋:
    比喻爭多嫌少。
    成語出處:
    《高士傳·嚴光》:“買菜乎?求益也。”
    218

    螞蟻緣槐

    成語拼音:
    mǎ yǐ yuán huái
    成語解釋:
    緣:沿,順著。螞蟻沿著槐樹上下爬。比喻自以了不起。
    成語出處:
    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一個名叫淳于棼的夢見自己當了大槐安國的南柯太守,一時好不威風。醒來方知是一場大夢,所謂大槐安國不過是老槐樹下的螞蟻窩。
    219

    明哲保身

    成語拼音:
    míng zhé bǎo shēn
    成語解釋:
    明哲:明智;通達理。指洞察理、聰慧明智的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了個得失不堅持原則;與世無爭。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220

    輕舉妄動

    成語拼音:
    qīng jǔ wàng dòng
    成語解釋:
    輕:輕率;妄:胡亂;任意。不經慎重考慮;輕率任意地行動。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解老》:“眾之輕棄道理而易忘舉動者,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若是也。”
    * 為人處事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