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361

    滴水不漏

    成語拼音:
    dī shuǐ bù lòu
    成語解釋: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說話做非常周全、嚴密;沒有絲毫漏失;使無隙可乘。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公孫官率領軍士,拘獲車仗等,真個是滴水不漏。”
    362

    吠影吠聲

    成語拼音:
    fèi yǐng fèi shēng
    成語解釋: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條狗看見生叫起來;很多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叫起來。比喻不察真情;跟著別后面盲目附和。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管子傳》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乃反吠影吠聲。”
    363

    改名換姓

    成語拼音:
    gǎi míng huàn xìng
    成語解釋:
    改換了原來的姓名。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孫敬甫》:“不必如此隱諱遮藏,改名換姓,欲以欺,而不可欺。”
    364

    公私兩便

    成語拼音:
    gōng sī liǎng biàn
    成語解釋:
    對公家私都便利。
    成語出處:
    《晉書·阮種傳》:“若有所患苦者,有宜損益,使公私兩濟者,委曲陳之。”
    365

    改轅易轍

    成語拼音:
    gǎi yuán yì zhé
    成語解釋:
    轅:車轅;轍:車走過的痕跡,借指道路。改變車轅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變原來的態度和做法。
    成語出處:
    宋·魏慶之《詩玉屑·張秦》:“其初改轅易轍,如枯弦敝軫,雖成聲而跌宕不滿耳;少焉遂使師曠忘味,鐘期改容也。”
    366

    諱疾忌醫

    成語拼音:
    huì jí jì yī
    成語解釋:
    諱:忌諱;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不愿醫治。比喻掩飾缺點;不愿改正。
    成語出處:
    宋 周敦頤《周子通書 過》:“今有過,不喜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367

    混淆視聽

    成語拼音:
    hùn xiáo shì tīng
    成語解釋:
    故意用假象或謊話迷惑;使產生錯覺;不易分辨真偽和是非。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顯示出一種極左的面貌,來憂亂陣容,混淆視聽。”
    368

    刻畫無鹽

    成語拼音:
    kè huà wú yán
    成語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丑女。精細地描繪無鹽;把丑婦當作美
    成語出處:
    《晉書 周顗傳》:“庚亮嘗謂顗曰:‘諸咸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369

    眉睫

    成語拼音:
    kàn rén méi jié
    成語解釋:
    比喻看眼色
    成語出處:
    《北史 崔亮傳》:“亮曰:‘弟妹饑寒,豈容獨飽?自可觀書于市,安能看眉睫乎!’”
    370

    寬以待

    成語拼音:
    kuān yǐ dài rén
    成語解釋:
    寬:寬容。以寬宏大度的態度來對待別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某素知劉備寬以待,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371

    把燭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bǎ zhú
    成語解釋:
    瞎子手擎燭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成語出處:
    《野叟曝言》七五回:“古每以陳壽帝魏不帝蜀,議者蜂起,皆盲把燭之談也。”
    372

    石心

    成語拼音:
    mù rén shí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意志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
    成語出處:
    《晉書 隱逸傳 夏統》:“統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石心也。’”
    373

    求道于盲

    成語拼音:
    qiú dào yú máng
    成語解釋:
    盲:盲。向盲問路。比喻向毫無所知的請教。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于其,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于聾,求道于盲。”
    374

    前無古

    成語拼音:
    qián wú gǔ rén
    成語解釋:
    以前從來沒做過的;即空前未有的。
    成語出處:
    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后不見來者。”
    375

    前無古,后無來者

    成語拼音:
    qián wú gǔ rén,hòu wú lái zhě
    成語解釋:
    指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同“前不見古,后不見來者”。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們所行之令,并非我要自負,實系前無古,后無來者,竟可算得千古獨步。”
    376

    不犯我,我不犯

    成語拼音:
    rén bù fàn wǒ,wǒ bù fàn rén
    成語解釋:
    犯:侵犯。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家。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政策》:“對于國民黨軍隊,應繼續采取不犯我,我不犯的政策,盡量地發展交朋友的工作。”
    377

    忍辱含垢

    成語拼音:
    rěn rǔ hán gòu
    成語解釋: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成語出處:
    漢 班昭《女誡》:“謙讓恭敬,先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也。”
    378

    言籍籍

    成語拼音:
    rén yán jí jí
    成語解釋:
    們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妾亦聞外面言籍籍,歸怨相公。”
    379

    云亦云

    成語拼音:
    rén yún yì yún
    成語解釋:
    云:說。家怎么說;自己也跟著怎么說。指沒有主見。
    成語出處:
    金 蔡松年《槽聲同彥高賦》詩:“槽床過竹春泉句,他日云吾亦云。”
    380

    述而不作

    成語拼音:
    shù ér bù zuò
    成語解釋:
    只是闡明前的成說;自己并無創新之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為人處事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