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
341
一相情愿
- 成語拼音:
- yī xiāng qíng yuàn
- 成語解釋:
- 只憑單方面的愿望;不考慮對方是否愿意或客觀條件是否具備。
- 成語出處:
- 金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晏殊以為柳勝韓,李淑又謂劉勝柳,所謂‘一廂情愿’。”
-
342
因循坐誤
- 成語拼音:
- yīn xún zuò wù
- 成語解釋:
- 因循:遲延拖拉;坐誤:坐失。指情況有了變化,還照老一套辦,因而耽誤了事情。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4回:“照這樣因循坐誤,無怪有名的御史韓以高約會了全臺,在宣武門外松筠庵開會。”
-
343
炙冰使燥
- 成語拼音:
- zhì bīng shǐ zào
- 成語解釋:
- 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辦不到。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抱樸子 刺驕》:“欲望肅雍濟濟,后生有式,是猶炙冰使燥,積灰令熾矣。”
-
344
鑄成大錯
- 成語拼音:
- zhù chéng dà cuò
- 成語解釋:
- 鑄造一把大銼刀。借指造成大錯誤。錯:錯刀;古代幣名。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
345
重操舊業
- 成語拼音:
- zhòng cāo jiù yè
- 成語解釋:
- 見“重溫舊業”。
- 成語出處:
- 吳趨《姑蘇野史·賽金花二三事》:“賽金花隨洪鈞的棺材返蘇入葬時,突然中途變卦,跑到上海重操舊業,改名曹夢蘭,懸牌應客。”
-
346
在此一舉
- 成語拼音:
- zài cǐ yī jǔ
- 成語解釋:
- 在:在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
347
坐觀成敗
- 成語拼音:
- zuò guān chéng bài
- 成語解釋:
- 坐在一邊;觀察別人的成敗;即對別人的成功或失敗持旁觀的態度。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田叔列傳》:“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有兩心。”
-
348
走馬看花
- 成語拼音:
- zǒu mǎ kàn huā
- 成語解釋:
- 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 成語出處: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349
鉆牛角尖
- 成語拼音:
- zuān niú jiǎo j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指思想方法狹窄。
- 成語出處:
- 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別死鉆牛角尖。”
-
350
賊去關門
- 成語拼音:
- zéi qù guān mén
- 成語解釋:
- 賊偷了東西走后才云關門。比喻事故發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法瑫宗一禪師》:“僧曰:‘若不遇于師,幾成走作。’師曰:‘賊去后關門。’”
-
351
重起爐灶
- 成語拼音:
- zhòng qǐ lú zào
- 成語解釋:
- 謂事情遭受挫折后,再從頭做起。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頓挫,總要使前功盡棄,又來重起爐灶。”
-
352
筑室道謀
- 成語拼音:
- zhù shì dào móu
- 成語解釋:
- 自己造房子;卻跟過路的人商量。比喻作事沒有主見。道:道路;謀:咨詢;商量。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
353
遵時養晦
- 成語拼音:
- zūn shí yǎng huì
- 成語解釋:
- 遵:遵循,按照;時:時勢;晦:隱藏。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后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 成語出處:
- 《詩經·周頌·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
-
354
遵養時晦
- 成語拼音:
- zūn yǎng shí huì
- 成語解釋:
- 遵:遵循,按照;時:時勢;晦:隱藏。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后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 成語出處:
- 《詩經 周訟 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
-
355
中庸之道
- 成語拼音: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成語解釋:
-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種主張。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則和態度。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
356
矮子看戲
- 成語拼音:
- ǎi zǐ kàn x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戲一般,見前面人笑,他也笑,他雖眼不曾見,想必是好笑,便隨他笑。”
-
357
備而不用
- 成語拼音:
- bèi ér bù yòng
- 成語解釋:
- 備:準備。準備好而暫時不用;以應急需。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雖說備而不用,到得那時候,聽憑兵丁造一句謠言,開上幾排槍,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
358
存而不論
- 成語拼音:
- cún ér bù lùn
- 成語解釋:
- 存:保留;論:討論。把問題保留起來;暫不加論述或討論。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齊物論》:“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圣人論而不議。”
-
359
東挪西借
- 成語拼音:
- dōng nuó xī jiè
- 成語解釋:
- 指到處挪借款項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6回:“來京引見的人,有幾個腰里常常帶著幾十萬銀子?不過也是東挪西借,得了缺再去還人家。”
-
360
蹈人舊轍
- 成語拼音:
- dǎo rén jiù zhé
- 成語解釋:
- 轍:車跡,指道路。走別人走過的路。指因循舊說,無主見地人云亦云。
- 成語出處:
- 宋·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秉筆之士所用故實,有淹貫所不究者,有蹈前人舊轍而不討論所以來者,譬侏儒觀戲,人笑亦笑。”
* 為人處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