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381

    三緘其口

    成語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成語解釋:
    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慎;或不開口。緘:封;閉。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蒼 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陛之側,有金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也。’”
    382

    視若路

    成語拼音:
    shì ruò lù rén
    成語解釋: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指與親或熟非常疏遠。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漫然視若路,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倫,滅絕天理。”
    383

    以柄

    成語拼音:
    shòu rén yǐ bǐng
    成語解釋:
    把劍柄交給別。比喻將權力交給別或讓抓住缺點、失誤,使自己被動。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384

    糖衣炮彈

    成語拼音:
    táng yī pào dàn
    成語解釋:
    用糖衣裹著的炮彈。比喻反動派用腐蝕、拉攏、誘惑等手段向無產階級進攻或進行顛覆活動。
    成語出處: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敵的糖衣炮彈,被家拉過去。”
    385

    玩世不恭

    成語拼音:
    wán shì bù gōng
    成語解釋: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成語出處:
    明 李開先《雪蓑道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韻,只是玩世不恭,難親近耳。”
    386

    蕭規曹隨

    成語拼音:
    xiāo guī cáo suí
    成語解釋:
    蕭何定下的政策規章制度;曹參全盤繼承。借指后沿襲前遺制。蕭:蕭何;西漢初年丞相;規:規矩;規章;曹:曹參;蕭何死后;繼任丞相;隨:跟隨;沿襲。
    成語出處:
    漢 揚雄《解嘲》:“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阺隤。”
    387

    效顰學步

    成語拼音:
    xiào pín xué bù
    成語解釋:
    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成語出處:
    明李贄《答耿司寇書》:“且克明何如也,筋骨如鐵,而肯效顰學步從腳跟走乎!”
    388

    廢言

    成語拼音:
    yǐ rén fèi yán
    成語解釋:
    由于不好,對其言論也加以否定。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不以廢言。”
    389

    一團和氣

    成語拼音:
    yī tuán hé qì
    成語解釋:
    本指態度和藹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成語出處:
    宋 朱熹《伊洛淵源錄》引《上蔡語錄》:“明道終日坐,如泥塑,然接渾是一團和氣。”
    390

    游戲

    成語拼音:
    yóu xì rén jiān
    成語解釋:
    指把生當作游戲的一種生活態度。
    成語出處:
    明 何良俊《何氏語林 排調下》:“世傳端明(即蘇軾)已歸道山,今尚爾游戲間邪?”
    391

    庸醫殺

    成語拼音:
    yōng yī shā rén
    成語解釋:
    庸醫:醫術低劣的醫生。醫術低劣的醫生誤用藥物而害性命。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八回:“我有幾個草頭方兒,能治大病,管情醫得他好便了。就是醫殺了,也只問得個庸醫殺罪名,也不該死。”
    392

    侏儒觀戲

    成語拼音:
    zhū rǔ guān xì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沒有主見,只是跟著別說。
    成語出處: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譬侏儒觀戲,笑亦笑,謂‘眾決不誤我’者,比比皆是也。”
    393

    曾參殺

    成語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流言可畏。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二》:“告曾子母曰:‘曾參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織自若。”
    394

    安分知足

    成語拼音:
    ān fèn zhī zú
    成語解釋:
    安于本分,對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滿足。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隨筆·三筆·當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終身不渝。”
    395

    哀梨蒸食

    成語拼音:
    āi lí zhēng shí
    成語解釋:
    將哀梨蒸著吃。比喻不識貨。糊里糊涂地糟蹋好東西。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輕詆》:“桓南郡每見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不烝食不?’”
    396

    安之若命

    成語拼音:
    ān zhī ruò mìng
    成語解釋:
    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間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397

    包辦代替

    成語拼音:
    bāo bàn dài tì
    成語解釋:
    包辦:一手辦理;獨自負責。指把所有工作一手包攬;不讓別參與。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辦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坑害死了。”
    398

    不拘一格

    成語拼音:
    bù jū yī gé
    成語解釋: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規格;標準。指不限定于一種規格和方式。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第125首:“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才。”
    399

    八面玲瓏

    成語拼音:
    bā miàn líng lóng
    成語解釋:
    玲瓏:透亮;清澈的樣子;也指機靈、靈巧。原指室內各面窗戶敞通明亮。后形容機靈;善于應付。
    成語出處:
    唐 黃滔《黃御史集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七面八面玲瓏。”
    400

    不厭其煩

    成語拼音:
    bù yàn qí fán
    成語解釋:
    厭:嫌;煩:麻煩。不嫌麻煩。
    成語出處:
    宋 袁燮《挈齋集》:“贄之先君,不憚其煩,而帝每不能聽。”
    * 為人處事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