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為人的成語 (787個)

    201

    作壁上觀

    成語拼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
    成語解釋: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202

    鑄成大錯

    成語拼音:
    zhù chéng dà cuò
    成語解釋:
    鑄造一把大銼刀。借指造成大錯誤。錯:錯刀;古代幣名。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此錯也。”
    203

    執兩用中

    成語拼音: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成語解釋:
    指做事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宜的辦法。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舜乎?”
    204

    縱曲枉直

    成語拼音:
    zòng qǔ wǎng zhí
    成語解釋:
    指縱容有錯誤的卻冤枉正直的。形容不主持正義。
    成語出處:
    《抱樸子·內篇·微旨》:“縱曲枉直,廢公私,刑加無辜。”
    205

    遵時養晦

    成語拼音:
    zūn shí yǎng huì
    成語解釋:
    遵:遵循,按照;時:時勢;晦:隱藏。原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后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成語出處:
    《詩經·周頌·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
    206

    遵養時晦

    成語拼音:
    zūn yǎng shí huì
    成語解釋:
    遵:遵循,按照;時:時勢;晦:隱藏。原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后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成語出處:
    《詩經 周訟 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
    207

    中庸之道

    成語拼音:
    zhōng yōng zhī dào
    成語解釋: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種主張。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則和態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中庸之德也,其至矣乎。”
    208

    舊轍

    成語拼音:
    dǎo rén jiù zhé
    成語解釋:
    轍:車跡,指道路。走別走過的路。指因循舊說,無主見地云亦云。
    成語出處:
    宋·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秉筆之士所用故實,有淹貫所不究者,有蹈前舊轍而不討論所以來者,譬侏儒觀戲,笑亦笑。”
    209

    盜怨主

    成語拼音:
    dào yuàn zhǔ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奸惡的怨恨正直的。同“盜憎主”。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敬慎》:“盜怨主,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
    210

    盜憎主

    成語拼音:
    dào zēng zhǔ rén
    成語解釋:
    :物主。盜賊憎恨被他所盜竊的物主。比喻邪惡的憎恨正直的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盜憎主,民惡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難。”
    211

    不犯我,我不犯

    成語拼音:
    rén bù fàn wǒ,wǒ bù fàn rén
    成語解釋:
    犯:侵犯。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家。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政策》:“對于國民黨軍隊,應繼續采取不犯我,我不犯的政策,盡量地發展交朋友的工作。”
    212

    言籍籍

    成語拼音:
    rén yán jí jí
    成語解釋:
    們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妾亦聞外面言籍籍,歸怨相公。”
    213

    視若路

    成語拼音:
    shì ruò lù rén
    成語解釋: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指與親或熟非常疏遠。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漫然視若路,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倫,滅絕天理。”
    214

    順水

    成語拼音:
    shùn shuǐ rén qíng
    成語解釋:
    利用機會順便給的好處。也指不費力的情。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9回:“守將和軍卒都受了賄賂,落得做個順水情。”
    215

    廢言

    成語拼音:
    yǐ rén fèi yán
    成語解釋:
    由于不好,對其言論也加以否定。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不以廢言。”
    216

    曾參殺

    成語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流言可畏。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二》:“告曾子母曰:‘曾參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織自若。”
    217

    矮子看戲

    成語拼音:
    ǎi zǐ kàn xì
    成語解釋: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7卷:“正如矮看戲一般,見前面笑,他也笑,他雖眼不曾見,想必是好笑,便隨他笑。”
    218

    備而不用

    成語拼音:
    bèi ér bù yòng
    成語解釋:
    備:準備。準備好而暫時不用;以應急需。
    成語出處:
    清 吳趼《糊涂世界》第九卷:“雖說備而不用,到得那時候,聽憑兵丁造一句謠言,開上幾排槍,那可就死了不少。”
    219

    存而不論

    成語拼音:
    cún ér bù lùn
    成語解釋:
    存:保留;論:討論。把問題保留起來;暫不加論述或討論。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齊物論》:“六合之外,圣存而不論;六合之內,圣論而不議。”
    220

    東挪西借

    成語拼音:
    dōng nuó xī jiè
    成語解釋:
    指到處挪借款項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6回:“來京引見的,有幾個腰里常常帶著幾十萬銀子?不過也是東挪西借,得了缺再去還家。”
    * 為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