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為人的成語 (787個)

    161

    舊調重彈

    成語拼音:
    jiù diào chóng tán
    成語解釋:
    舊調:陳舊的調子。陳舊的調子又重新彈奏。比喻把過去的主張或陳舊的議論、說法重新搬出來。
    成語出處:
    朱自清《回來雜記》:“北平早就被稱‘大學城’和‘文化城’,這原是舊調重彈,不過似乎彈得更響了。”
    162

    潔清自矢

    成語拼音:
    jié qīng zì shǐ
    成語解釋:
    謂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成語出處:
    《清史稿·高宗紀》:“以李侍堯、國泰所辦貢物過優,皆致罪戾,諭各督撫等惟當潔清自矢,毋專以進獻能。”
    163

    潔身自好

    成語拼音:
    jié shēn zì hào
    成語解釋:
    潔:沌潔;好:喜愛。保持自身的清潔;不同流合污。現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不關心大多數的利益。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說是豁達,但是去就,有愛憎,究竟總不失潔身自好之士。”
    164

    舉枉措直

    成語拼音:
    jǔ wǎng cuò zhí
    成語解釋: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措:罷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起用奸邪者而罷黜正直者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政》:“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65

    舉直措枉

    成語拼音:
    jǔ zhí cuò wǎng
    成語解釋: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
    166

    截趾適履

    成語拼音:
    jié zhǐ shì lǚ
    成語解釋:
    腳大鞋小,切斷腳趾去適應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強湊合或無原則的遷就
    成語出處:
    劉師培《補》:“若強之解,徒見其截趾適履耳。”
    167

    量力而行

    成語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成語解釋:
    量:估量;估計;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168

    魯莽滅裂

    成語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成語解釋:
    形容行動粗魯莽撞,做事草率,不負責任。
    成語出處:
    《莊子·則陽》:“君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
    169

    鹵莽滅裂

    成語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成語解釋:
    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則陽》:“昔予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蕓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
    170

    量體裁衣

    成語拼音:
    liàng tǐ cái yī
    成語解釋:
    量:計量。根據自己的身體長短來裁衣服。比喻按具體情況辦事。
    成語出處:
    《南齊書 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
    171

    墨守成規

    成語拼音:
    mò shǒu chéng guī
    成語解釋: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于守城;故稱善守“墨守”;后指固執不變地遵循墨守;成規:現成地規矩、制度。固執守舊;死報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成語出處:
    清 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朱嘗墨守以準的也。”
    172

    逆耳利行

    成語拼音:
    nì ěr lì xíng
    成語解釋:
    猶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謂忠誠正直的話雖然不順耳,但有益于行
    成語出處:
    《舊唐書·王晙傳》:“臣蒙天澤,叨居重鎮,逆耳利行,敢不盡言。”
    173

    弄巧成拙

    成語拼音: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成語解釋:
    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拙:愚笨。本想賣弄聰明;做得好些;結果卻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蛇畫足。”
    174

    寧缺勿濫

    成語拼音:
    níng quē wù làn
    成語解釋:
    濫:不加選擇,過度,過多。寧可少些,不要不顧質量地求多。
    成語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善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若不幸而過,寧僭不濫。”
    175

    排斥異己

    成語拼音:
    pái chì yì jǐ
    成語解釋:
    排斥:排除;驅逐;異己:同自己意見不合的;一般指在重大政治問題上有嚴重分歧或敵對的;比喻排擠、清除與自己意見不合或利害沖突的。又作“排除異己。”
    成語出處:
    《晉書 殷凱傳》:“凱見江績亦以正直仲堪所斥,知仲堪當逐異己,樹置所親。”
    176

    奇恥大辱

    成語拼音:
    qí chǐ dà rǔ
    成語解釋:
    奇:罕見的。極大的恥辱;罕見的恥辱。
    成語出處:
    清 程道一《鴉片之戰演義》:“回憶當年的議和,不止喪權失利,實獨立國的奇恥大辱。”
    177

    清風峻節

    成語拼音:
    qīng fēng jùn jié
    成語解釋:
    清廉正直的風尚,高尚峻偉的氣節。
    成語出處:
    唐·韓愈《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中充天章閣待制王公行狀》:“公雍容侍從之列,以清風峻節,一時所畏。”
    178

    巧立名目

    成語拼音:
    qiǎo lì míng mù
    成語解釋:
    名目:各種名稱、項目。用欺騙的手段設立各種名目;以達到不正當目的。
    成語出處:
    明 李開先《閑居集》:“又將郭宗報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頃余,不補原包套征糧地數,巧立名目,作冊外,私自收受。”
    179

    全身遠害

    成語拼音:
    quán shēn yuǎn hài
    成語解釋:
    遠:離。保全生命,遠離災害、危害之地。亦作“遠害全身”、“全身遠禍”、“潛身遠禍”。
    成語出處:
    《詩經·王風·君子陽陽序》:“君子遭亂,相招祿仕,全身遠害而已。”
    180

    事不關己

    成語拼音:
    shì bù guān jǐ
    成語解釋:
    事情同自己沒有關系。
    成語出處:
    《曹雪芹別傳》:“當時的風氣是謹言慎行,少發議論,事不關己,不必打聽,因此對這一次大征戰的命將出師,一直不甚了了。”
    * 為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