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為人的成語 (787個)

    341

    守正不阿

    成語拼音:
    shǒu zhèng bù ē
    成語解釋:
    正:公正;阿:偏袒。處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講情面。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寵傳》:“而寵與中山相汝南張彬、東平相應順守正不阿。”
    342

    身在曹營心在漢

    成語拼音:
    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成語解釋:
    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成語出處:
    劉波泳《秦川兒女》第一部第二章:“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就是上馬金,下馬銀,也別想把我買動。”
    343

    隋珠彈雀

    成語拼音:
    suí zhū tán què
    成語解釋:
    隋珠:古代傳說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彈鳥雀。比喻得不償失。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今且有于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344

    偷工減料

    成語拼音:
    tōu gōng jiǎn liào
    成語解釋:
    原指商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這下游一帶的工程都是偷工減料作的,斷靠不住。”
    345

    吐剛茹柔

    成語拼音:
    tǔ gāng rú róu
    成語解釋:
    柔:軟;剛:硬。吐出硬的,吃下軟的。比喻怕強欺軟。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346

    韜光養晦

    成語拼音:
    tāo guāng yǎng huì
    成語解釋:
    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語出處:
    《蕩寇志》第76回:“賢侄休怪老夫說,似你這般物,不爭就此罷休。你此去,須韜光養晦,再看天時。”
    347

    唾面自干

    成語拼音:
    tuò miàn zì gān
    成語解釋:
    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
    348

    無補于事

    成語拼音:
    wú bǔ yú shì
    成語解釋:
    補:益處,裨益,對事情沒有什么益處。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論語》:“因言今世多道東漢名節無補于事。”
    349

    問道于盲

    成語拼音:
    wèn dào yú máng
    成語解釋:
    盲:瞎子。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請教;不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于其,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于聾,求道于盲。”
    350

    無動于衷

    成語拼音: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語解釋:
    衷:內心。絲毫沒有觸動內心。形容對應該動心的事情毫無感觸;漠然置之。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漠然良久,若不能無動于衷者。”
    351

    外方內圓

    成語拼音:
    wài fāng nèi yuán
    成語解釋:
    謂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成語出處:
    《后漢書·致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員(圓),朋黨奸,罔上害。”
    352

    外方內員

    成語拼音:
    wài fāng nèi yuán
    成語解釋:
    指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員,朋黨構奸,罔上害。”
    353

    無可非議

    成語拼音:
    wú kě fēi yì
    成語解釋:
    非議:批評指責。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不議。”何晏注引孔安國曰:“無所非議也。”
    354

    歪門邪道

    成語拼音:
    wāi mén xié dào
    成語解釋:
    指不正當的途徑或方法;也比喻壞主意。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三章:“真沒想到,他們竟會想出這樣一個歪門邪道。”
    355

    誤入歧途

    成語拼音:
    wù rù qí tú
    成語解釋:
    誤:受惑;歧途:錯誤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八仙全傳》第12回:“弟子方可日漸精進,不致誤入歧途。”
    356

    行不茍合

    成語拼音:
    xíng bù gǒu hé
    成語解釋:
    謂做事有主見,不隨便附和別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行不茍合,義不取容。”
    357

    行不逾方

    成語拼音:
    xíng bù yú fāng
    成語解釋:
    謂行動不逾越法度。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彪傳上論》:“班彪以通儒上才,傾側危亂之間,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
    358

    心如止水

    成語拼音:
    xīn rú zhǐ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何,心如止水;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359

    循序漸進

    成語拼音:
    xún xù jiàn jìn
    成語解釋:
    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漸:逐漸。
    成語出處:
    《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360

    血性男兒

    成語拼音:
    xuè xìng nán ér
    成語解釋:
    指剛強正直,勇敢熱情的男子漢。
    成語出處:
    明 名教中《好逑傳》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閨閣中的須眉男子,我鐵挺生也是個血性男兒。”
    * 為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