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主謂式成語 (5320個)

    261

    事與心違

    成語拼音:
    shì yǔ xīn wéi
    成語解釋:
    同“事與原違”。
    成語出處:
    北齊·魏收《魏書·王叡傳》:“誠思竭盡力命,以報所受,不事與心違,忽嬰重疾。”宋·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詩:“貌先年老因憂國,事與心違始乞身。”
    262

    垂衣

    成語拼音:
    shèng zhǔ chuí yī
    成語解釋:
    形容天下太平,無為而治。
    成語出處:
    語出《易 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葛亮乾坤。”
    263

    事在人為

    成語拼音:
    shì zài rén wéi
    成語解釋: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觀努力如何。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264

    螳臂當轅

    成語拼音:
    táng bì dāng yuán
    成語解釋:
    螳臂:螳螂的前腿;當:阻擋;轅:借指車。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勢弱難敵,之螳臂當轅;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265

    天不做美

    成語拼音:
    tiān bù zuò měi
    成語解釋: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進行的事情因刮風下雨而受到了影響
    成語出處: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五回:“誰知天不做美,偏偏到了十月間,變雄為雌,又產下一位公。”
    266

    天道好還

    成語拼音:
    tiān dào hǎo huán
    成語解釋:
    舊指惡有惡報。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267

    天奪其魄

    成語拼音:
    tiān duó qí pò
    成語解釋:
    見“天奪之魄”。
    成語出處:
    宋·沈作喆《寓簡》卷七:“[古人]事大謬而謀拙,曰天奪其魄。”
    268

    天道昭彰

    成語拼音:
    tiān dào zhāo zhāng
    成語解釋:
    天道:天理;昭彰:明顯。指老天能持公道,善惡報應分明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如此劇賊,卻被小孩子算破了,豈非天道昭彰。”
    269

    泰阿倒持

    成語拼音:
    tài ē dào chí
    成語解釋:
    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成語出處:
    宋·秦觀《李訓論》:“自德宗懲北軍之變,以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分委宦官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復可取。”
    270

    田父獻曝

    成語拼音:
    tián fǔ xiàn pù
    成語解釋:
    田父:老農;曝:曬。老農將曬太陽取暖的方法獻給國君。常作向人獻物或獻計的謙詞。
    成語出處:
    《列子·楊朱篇》:“宋國有田夫,常衣缊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緜纊狐狢。顧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271

    談過其實

    成語拼音:
    tán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猶言言過其實。
    成語出處:
    唐·盧照鄰《五悲·悲今日》:“嘗談過其實,辨而非真。”
    272

    螳螂拒轍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jù zhé
    成語解釋:
    猶螳臂當車。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載文》:“乃其申誥誓,降移檄,便稱其智昏菽麥,識昧玄黃,列宅建都若鷦鷯之巢葦,臨戎賈勇猶螳臂之拒轍。此所厚顏也。”
    273

    天理昭然

    成語拼音:
    tiān lǐ zhāo rán
    成語解釋:
    天理:天道。舊稱天能持公道,善惡報應分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3卷:“你卻如何殺了丈夫,劫了十五貫錢,逃走出去?今日天理昭然,有何理說!”
    274

    天理昭彰

    成語拼音:
    tiān lǐ zhāo zhāng
    成語解釋:
    昭彰:明顯。舊稱天能持公道,善惡報應分明。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這一個天理昭昭,誰想到有今朝。”
    275

    天人共鑒

    成語拼音:
    tiān rén gòng jiàn
    成語解釋:
    鑒:審察。天公、眾人皆可審察。表示誠實無欺。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29回:“區區之心,唯以地方秩序為,以人民生命財產為重,始終不渝,天人共鑒。”
    276

    天下大同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dà tóng
    成語解釋:
    指人人為公的理想社會,指共產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大同。”
    277

    天下恟恟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
    成語解釋:
    形容局勢動蕩不安,群情喧擾
    成語出處:
    《舊唐書·任瑰傳》:“后殘酷無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聞拯亂。”
    278

    土洋并舉

    成語拼音:
    tǔ yáng bìng jǔ
    成語解釋:
    本國的土法和外國的洋法都采用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這座建筑物,真可土洋并舉、中西合璧了。”
    279

    貪欲無厭

    成語拼音:
    tān yù wú yàn
    成語解釋:
    猶言貪得無厭。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夫高,故賤人也,無識于理,貪欲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求欲無窮,臣故曰殆。”
    280

    帷薄不修

    成語拼音:
    wéi bó bù xiū
    成語解釋:
    帳薄:帳幔和簾子,古代用以障隔內外;修:整飭。男女不分,內外雜沓。指家庭生活淫亂。
    成語出處:
    西漢 賈誼《新書 階級》:“坐污穢男女無別者,不污穢,曰:‘帷薄不修。’”
    * 主謂式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