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謂式成語 (5320個)
-
301
心懷鬼胎
- 成語拼音:
- xīn huái guǐ tāi
- 成語解釋:
- 心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事或壞主意。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頭。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誰知素梅心懷鬼胎,只是長吁短嘆,好生愁悶,默默歸房去了。”
-
302
懸軍深入
- 成語拼音:
- xuán jūn shēn rù
- 成語解釋:
- 懸:空無所倚。孤立無援的軍隊深入到敵人戰區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紀·孝武帝太元八年》:“謝玄遺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
-
303
迅雷不及掩耳
- 成語拼音:
-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 成語出處:
- 《晉書 石勒載記上》:“出其不意,直沖末抷帳,敵必震惶,計不及設,所謂迅雷不及掩耳。”
-
304
心力衰竭
- 成語拼音:
- xīn lì shuāi jié
- 成語解釋:
- 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臟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喘息、水腫等。
- 成語出處:
-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嚇傻了,“她還不滿十八歲,怎么會……衰竭?”
-
305
喜怒不形于色
- 成語拼音:
-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 成語解釋:
- 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志 先主傳》:“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
306
血氣方壯
- 成語拼音:
- xuè qì fāng zhuàng
- 成語解釋:
- 血氣: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張嘉貞傳》:“昔馬周起徒步,謁人主,血氣方壯,太宗用之,能盡其才,甫五十而沒。”
-
307
喜上眉梢
- 成語拼音:
- xǐ shàng méi shāo
- 成語解釋:
- 眉梢:眉尖。喜悅的神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形容高興時眉開眼笑。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覺喜上眉梢。”
-
308
虛實失度
- 成語拼音:
- xū shí shī dù
- 成語解釋:
- 失度:失調。虛與實失去平衡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矯氏,二曰愈氏,三曰盧氏,診其所疾,矯氏謂季梁曰:‘汝寒溫不節,虛實失度。’”
-
309
行同狗彘
- 成語拼音:
- xíng tóng gǒu zhì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人無恥,行為和豬狗一樣。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
310
胸有成算
- 成語拼音:
- xiōng yǒu chéng suàn
- 成語解釋:
- 猶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商務》:“各口進出貨物盈虛,以及市價漲跌,庶胸有成算,不為租客所欺。”
-
311
胸有成竹
- 成語拼音: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成語解釋: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312
項莊舞劍
- 成語拼音: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 成語解釋:
- 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成語出處:
- 清·劉坤一《致張香濤書》:“[定興]乃于署督篆任內,奏參銀元局及淮山鹽務,牽涉敝署,不無激射之詞,論者謂為項莊舞劍,而弟因未嘗稍存芥蒂也。”
-
313
喜逐顏開
- 成語拼音:
- xǐ zhú yán kāi
- 成語解釋:
-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悅,滿臉笑容。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顏開,一如前番,悄悄先打發他轉身。”
-
314
胸中有數
- 成語拼音:
-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 成語解釋:
- 指對情況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主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
-
315
原璧歸趙
- 成語拼音:
- yuán bì guī zhào
- 成語解釋:
- 用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典故。謂原物歸還,并無損失。
- 成語出處:
- 清·王浚卿《冷眼觀》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邊,原璧歸趙么?”
-
316
言不及行
- 成語拼音:
- yán bù jí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言行不一。
- 成語出處:
- 明·薛瑄《薛子道論》:“言不及行,可恥之甚,非特發于口謂之言,凡著于文詞者皆是也。”
-
317
一鼻孔出氣
- 成語拼音:
- yī bí kǒng chū qì
- 成語解釋:
- 同一個鼻孔出氣。比喻立場、觀點、主張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一卷:“似此不必學溫韋,已與溫韋一鼻孔出氣。”
-
318
一敗如水
- 成語拼音:
- yī bài rú s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軍隊打了大敗仗;像水潑到地上那樣不可收拾。形容失敗慘重。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第一時期,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如水,蔣介石打傷了腳,坐飛機回廣東去了。”
-
319
語不投機
- 成語拼音:
- yǔ bù tóu jī
- 成語解釋:
- 佛教禪宗謂說法不契合時機或對方的根機。
- 成語出處:
- 《五燈會元·大愚芝禪師法嗣·云峰文悅禪師》:“所以道,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
320
眼不著砂
- 成語拼音:
- yǎn bù zhuó shā
- 成語解釋:
- 著:同“著”,著落。眼睛里不能容一點沙子。指對壞人壞事不能容忍
- 成語出處:
- 宋·陳善《捫虱新話·陶淵明不見督郵》:“淵明不肯束帶見鄉里小兒,所謂眼不著砂。”
* 主謂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