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謂式成語 (5320個)
-
321
一錘定音
- 成語拼音:
- yī chuí dìng y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事干脆,說了算數。
- 成語出處:
- 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聲不響,卻是一家之主;女兒中意,老伴點頭,也還得聽他一錘定音。”
-
322
意出望外
- 成語拼音:
- yì chū wàng wài
- 成語解釋:
- 出乎意料之外。
- 成語出處: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六月間,又得宗師錄取一名科舉,意出望外,從此準備進場之事。”
-
323
陽春有腳
- 成語拼音:
- yáng chūn yǒu jiǎo
- 成語解釋:
- 用以稱譽賢明的官員。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
324
原封不動
- 成語拼音:
- yuán fēng bù dòng
- 成語解釋:
- 封:封口。原意為原來貼好的封口一點也沒變動。比喻一切照原樣;絲毫沒有變動。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小娘子道:‘日日與主翁來看爐,是原封不動的,不知何如?’”
-
325
元龍高臥
- 成語拼音:
- yuán lóng gāo wò
- 成語解釋:
-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原指陳登自臥大床,讓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對客人怠慢無禮。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
-
326
眼淚洗面
- 成語拼音:
- yǎn lèi xǐ miàn
- 成語解釋:
- 淚流得很多,沖洗著臉面。形容非常悲傷,淚流不止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避暑漫抄》:“又韓玉汝家,有李國主歸朝后與金陵舊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
327
夜郎自大
- 成語拼音:
- yè láng zì dà
- 成語解釋:
- 夜郎:漢代我國西南方的一個地方政權;自大:自以為很大。比喻孤陋寡聞;妄自尊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
328
有奶便是娘
- 成語拼音:
- yǒu nǎi biàn shì ni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貪利忘義,誰給好處就投靠誰
- 成語出處:
- 魯迅《我的第一個師父》:“便是所謂‘有奶便是娘’,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
-
329
妍皮不裹癡骨
- 成語拼音:
- yán pí bù guǒ chī gǔ
- 成語解釋:
- 妍:美麗;癡:癡呆。美好的皮不包癡呆的骨頭。比喻美好的外表定會有聰明的內心
- 成語出處:
- 《晉書·慕容超載記》:“召見與語,超深自晦匿,興大鄙之,謂紹曰:諺云‘妍皮不裹癡骨’,妄語耳。”
-
330
燕雀不知鴻鵠志
- 成語拼音:
- 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
- 成語解釋:
- 鴻鵠:天鵝。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1回:“乃向其鄉人說道:‘我今將為狀元,不久便作開國元勛矣!何以賀我?’鄉人益非之。劉贊臣嘆道:‘此所謂燕雀不知鴻鵠志也。’”
-
331
逸趣橫生
- 成語拼音:
- yì qù hé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 成語出處:
- 清顧祿《桐橋倚棹錄 冢墓》:“[梅花和尚錢堉]醉后落筆,逸趣橫生,自謂醒時不及也。”
-
332
楊雀銜環
- 成語拼音:
- yáng què xián huán
- 成語解釋:
- 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東漢弘農人楊寶少時救了一只黃雀,后有一黃衣童子送白環四枚相報,謂當使其子孫顯貴,位登三公。后因以“楊雀銜環”為報恩典實。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東漢弘農人楊寶少時救了一只黃雀,后有一黃衣童子送白環四枚相報,謂當使其子孫顯貴,位登三公。
-
333
雅人深致
- 成語拼音:
- yǎ rén shēn zhì
- 成語解釋:
-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遠。原是贊賞《詩經·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見解。后形容人的言談舉止不俗。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訏謨定命,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
334
游刃有余
- 成語拼音:
- yóu rèn yǒu yú
- 成語解釋:
- 刃:刀口;刀鋒;游刃:運轉刀刃;余:余地。比喻經驗豐富;做事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335
羿氏舛射
- 成語拼音:
- yì shì chuǎn shè
- 成語解釋:
- 羿氏:夏代有窮國的君主,善于射箭;舛:差錯。羿射箭出來差錯。指有才華的人也會有失誤
- 成語出處:
-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帝羿有窮氏從吳賀北游。駕使羿射雀左目,誤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終身不忘。”
-
336
遠水難救近火
- 成語拼音:
- yuǎn shuǐ nán jiù jìn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 成語出處: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九回:“只是遠水難救近火,可惜這間興處店面沒有貨賣。”
-
337
一身是膽
- 成語拼音:
- yī shēn shì d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先主明旦自來,至云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
338
一物克一物
- 成語拼音:
- yī wù kè yī wù
- 成語解釋:
-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 成語出處:
-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然而趙守翁竟無奈她何,此謂人生萬物,一物克一物。”
-
339
言行抱一
- 成語拼音:
- yán xíng bào yī
- 成語解釋:
- 猶言言行一致。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新書·道述》:“言行抱一謂之貞,反貞為偽。”
-
340
野性難馴
- 成語拼音:
- yě xìng nán xùn
- 成語解釋:
- 馴:順服。動物的野性很難馴服。比喻人很難教導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三章:“屢次正義的反抗,決不是所謂‘野性難馴’,相反,他們是有公正合理的民族精神的。”
* 主謂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