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的成語 (511個)
-
141
不自由,毋寧死
- 成語拼音:
- bù zì yóu,wù nìng sǐ
- 成語解釋:
- 毋寧:同“無寧”,寧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權,寧可去死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豈不聞歐美人嘴唇皮掛著的話說道:‘不自由,毋寧死’。”
-
142
拔趙幟立赤幟
- 成語拼音:
-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 成語解釋:
- 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勝、勝利之典。
- 成語出處:
- 見“拔趙幟易漢幟”。
-
143
拔趙幟易漢幟
- 成語拼音:
-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 成語解釋:
- 幟:旗幟;易:換。比喻偷換別人的勝利成果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候列傳》:“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
-
144
長安居大不易
- 成語拼音:
- cháng ān jū dà bù yì
- 成語解釋:
- 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 成語出處:
- 唐·張固《幽閑鼓吹》:“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
145
吃不了兜著走
- 成語拼音:
- chī bù liǎo dōu zhe z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不可拿進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
146
成敗在此一舉
- 成語拼音:
- chéng bài zài cǐ yī jǔ
- 成語解釋:
- 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于這次行動了。指采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晉書 苻堅載記上》:“成敗之機,在斯一舉。
-
147
重打鼓,另開張
- 成語拼音:
- chóng dǎ gǔ,lìng kāi zhāng
- 成語解釋:
- 重:重新。比喻重新開始,另起爐灶
- 成語出處:
- 老舍《二馬》第四段:“搬家,跟父親痛痛快快的說一回,或者甚至鬧一回,鬧完了,重打鼓,另開張,干!”
-
148
拆東墻補西墻
- 成語拼音:
-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 成語解釋: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
- 成語出處:
- 《中國民歌資料 納布鞋》:“拆東墻,補西墻,先要顧前方。”
-
149
從規矩定方圓
- 成語拼音:
- cóng guī jǔ dìng fāng yuán
- 成語解釋:
- 從:聽從;規矩:圓規和曲尺。根據圓規和曲尺來確定方圓的大小形狀。比喻凡事都得遵循一定的法則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天地神鬼人五仙,盡從規矩定方圓,逆則路路生顛倒,順則頭頭身外玄。”
-
150
陳谷子爛芝麻
- 成語拼音:
- chén gǔ zi làn zhī má
- 成語解釋:
- 比喻陳舊的無關緊要的話或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可是我糊涂了,正經說的話且不說,且說陳谷子爛芝麻的混搗熟。”
-
151
丑話說在前頭
- 成語拼音:
- chǒu huà shuō zài qián tóu
- 成語解釋:
- 不中聽的話先說出來以免發生矛盾
- 成語出處:
-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3章:“丑話說在前頭,這件事誰的嘴里缺把門的,說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負。”
-
152
吹胡子瞪眼睛
- 成語拼音:
- chuī hú zǐ dèng yǎn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生氣、發怒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00回:“隨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錢糧,也照著催別的百姓那么一樣,下來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
153
嗔拳不打笑面
- 成語拼音:
- 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可以欺凌態度和悅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傷犯著你,你有錢看平日相交與他些,沒錢罷了,如何只顧打他?”
-
154
春秋責備賢者
- 成語拼音:
- chūn qiū zé bèi xián zhě
- 成語解釋:
- 春秋:孔子修訂《春秋》書;賢者:指才德兼備的人。指《春秋》書對賢者常常責備,嚴格要求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太宗紀贊》:“然《春秋》書中,常責備賢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嘆息于斯焉。”
-
155
吃人不吐骨頭
- 成語拼音:
- chī rén bù tǔ gǔ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又殘暴,又貪婪
- 成語出處: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壞水兒,吃人不吐骨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能拉攏,不能得罪。”
-
156
存十一于千百
- 成語拼音:
-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 成語解釋:
- 指亡多而存少。
- 成語出處:
- 語出晉 陸機《嘆逝賦》:“顧舊要于遺存,得十一于千百。”
-
157
長痛不如短痛
- 成語拼音:
- cháng tòng bù rú duǎn tòng
- 成語解釋:
- 長期痛苦還不如短期痛苦。指果斷處事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腌豬肉》:“他以為長痛不如短痛,離婚是最好的結束。”
-
158
傳聞不如親見
- 成語拼音:
- chuán wén bù rú qīn jiàn
- 成語解釋:
- 聽人傳說總不如親眼所見。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馬援傳》:“臣愚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視景(影)不如察形。”
-
159
出污泥而不染
- 成語拼音:
- chū wū ní ér bù r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于污濁的環境卻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純潔的品格。
- 成語出處:
- 宋 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160
存亡危急之秋
- 成語拼音:
- cún wáng wēi jí zhī qiū
- 成語解釋:
- 指生存、滅亡、危險、緊急的關鍵時刻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的一切,而當與全國國民徹底更始,力謀團結,以保國家之生命與生存。”
* 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