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六的成語 (511個)

    121

    不可同年而語

    成語拼音:
    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
    成語解釋:
    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變長挈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122

    不可同日而語

    成語拼音: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語解釋:
    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論。形容不能相提并論,不能相比。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
    123

    不可以道里計

    成語拼音:
    bù kě yǐ dào lǐ jì
    成語解釋:
    計:計算。不能用里程來計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成語出處:
    章炳麟《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最有學問的人,就是周秦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純輩,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了。”
    124

    不怕官,只怕管

    成語拼音:
    bù pà guān,zhǐ pà guǎn
    成語解釋: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權威。也指在人管轄之下,一切只能聽命于他。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好漢!休說這話!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好。”
    125

    畢其功于一役

    成語拼音: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成語解釋:
    把應該分成幾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成語出處:
    孫中山《發刊詞》:“吾國治民生主義者,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
    126

    伯仁由我而死

    成語拼音:
    bó rén yóu wǒ ér sǐ
    成語解釋:
    伯仁:晉代周颙的字。指對別人的死亡負有某種責任
    成語出處:
    《晉書·周颙傳》:“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127

    百思不得其故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gù
    成語解釋: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故:原因。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找到其原因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雞不代伏,又何以傳種至今也。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128

    百思不得其解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成語解釋: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理解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論宗教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誠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129

    不食人間煙火

    成語拼音:
    bù shí rén jiān yān huǒ
    成語解釋:
    食:吃;煙火: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詩畫立意高超,言詞清麗
    成語出處:
    宋·阮閱《詩話總龜》第九卷:“東坡讀其詩,嘆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
    130

    百聞不如一見

    成語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語解釋:
    聞:聽。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指多聽不如親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131

    不問青紅皂白

    成語拼音: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
    成語解釋: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何況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問青紅皂白,要懲辦被告了。”
    132

    百星不如一月

    成語拼音: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成語解釋:
    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開,不如一戶之明。”
    133

    不越雷池一步

    成語拼音:
    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
    成語解釋:
    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不敢越過界限,形容拘謹
    成語出處:
    曹靖華《憶當年,穿著細事且莫等閑看!》:“有一種慣例,從來送客,只到自己房門為止,不越雷池一步。”
    134

    彼一時,此一時

    成語拼音: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成語解釋:
    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135

    表壯不如里壯

    成語拼音: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成語解釋: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結實。比喻妻子能夠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幫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常言道:‘表壯不如里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么?”
    136

    八字沒見一撇

    成語拼音:
    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毫無眉目,未見端緒
    成語出處: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 人事》第三卷:“《通俗編》:‘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自不領會。’按今有‘八字不見兩撇’之諺……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
    137

    不知輕重緩急

    成語拼音:
    bù zhī qīng zhòng huǎn jí
    成語解釋:
    指人辦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辦的和可緩辦的區別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上級機關也不要不分輕重緩急地沒有中心地同時指定下級機關做很多項工作。”
    138

    不知天高地厚

    成語拼音: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成語解釋:
    不了解事物的復雜性,形容狂妄無知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如今年過知非,想起幼年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話來,真覺愧悔。”
    139

    卑之無甚高論

    成語拼音:
    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成語解釋:
    表示只就淺易的說,沒有什么過高難行的意見。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張釋之傳》:“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行也。’”
    140

    不足為外人道

    成語拼音: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成語解釋:
    不必跟外面的人說。現多用于要求別人不要把有關的事告訴其他的人。
    成語出處:
    晉 陶潛《桃花源記》:“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 六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