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成語 (450個)
-
441
政通人和
- 成語拼音:
- zhèng tōng rén hé
- 成語解釋:
- 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 成語出處: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
442
轉彎抹角
- 成語拼音:
- zhuǎn wān mò j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做事繞彎子;不直截了當。抹角:挨著墻角繞過。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東堂老》:“轉灣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
443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成語拼音:
-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 成語解釋:
- 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或比喻別有用心。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
444
真心誠意
- 成語拼音:
- zhēn xīn chéng yì
- 成語解釋:
- 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須見底,各辦著個真心實意。”
-
445
左右為難
- 成語拼音:
- zuǒ yòu wéi nán
- 成語解釋:
- 無論怎么辦都有困難。指處于某一困境中;不易做出決定。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那太太聽了,自然是左右為難;但事到其間,實在無法。”
-
446
自以為是
- 成語拼音:
- zì yǐ wéi shì
- 成語解釋:
- 自己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為:認為;是:對;正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
447
主一無適
- 成語拼音:
- zhǔ yī wú shì
- 成語解釋:
- 專一,無雜念。
- 成語出處:
- 《二程·粹言》卷上:“或問敬子曰:‘主一之謂敬。何謂一?’子曰:‘無適之謂一。’”《論語·學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無適之謂。”
-
44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成語拼音:
- 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
- 成語解釋: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成語出處:
- 《論語 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449
沾沾自喜
- 成語拼音:
- zhān zhān zì xǐ
- 成語解釋:
- 沾沾:輕浮的;自鳴得意的樣子。形容自滿得意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
450
自作主張
- 成語拼音:
- zì zuò zhǔ zhāng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經過上級或有關方面同意,就擅自處置。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但那楊景是一個郡馬,怎好就是這等自做主張,將他只一刀哈喇了。”
* 初中生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