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成語 (961個)
-
141
普渡眾生
- 成語拼音: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眾生:指人類和各種動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語;后指救濟大眾。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渡眾生,號作無人師。”
-
142
炮龍烹鳳
- 成語拼音:
- pào lóng pēng fèng
- 成語解釋:
- 見“炮鳳烹龍”。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設筵宴,輪番把盞。廳前大吹大擂。雖無炮龍烹鳳,端的是肉山酒海。”
-
143
盤水加劍
- 成語拼音:
- pan shui jia jian
- 成語解釋:
- 漢代大臣自殺處死的一種表示。加劍:自殺。
- 成語出處:
- 《漢書·賈誼傳》:“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上不執縛系引而行也。”
-
144
窮大失居
- 成語拼音:
- qióng dà shī jū
- 成語解釋:
- 形容多而不適用。
- 成語出處:
- 《周易 序卦》:“窮大者必失其居。”高亨注:“極大者則驕奢淫暴,必覆敗而失其所。”
-
145
欺大壓小
- 成語拼音:
- qī dà yā xiǎo
- 成語解釋:
- 欺騙強大的,壓迫弱小的。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漢宮秋》楔子:“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全憑諂佞奸貪。”
-
146
碩大無朋
- 成語拼音:
- shuò dà wú péng
- 成語解釋:
- 碩:大;朋:比。原指相貌健美;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來形容非常大;無與倫比。
- 成語出處:
- 《詩經 唐風 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
147
十惡五逆
- 成語拼音:
- shí è wǔ nì
- 成語解釋:
- 謂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惡五逆,這一個家緣兒都被你收拾。”
-
148
鼠腹雞腸
- 成語拼音:
- shǔ fù jī ch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氣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顧大體。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1回:“不是這說賊三寸貨強盜,那鼠腹雞腸的心兒,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
149
舍己就人
- 成語拼音:
- shě jǐ jiù rén
- 成語解釋:
- 舍:棄;就: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禹謨》:“稽于眾,舍己從人。”《孟子 公孫丑上》:“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
-
150
天崩地塌
- 成語拼音:
- tiān bēng dì tā
- 成語解釋:
- 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災難、重大的事變或強烈的聲響。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示例〗忽聽得轟的一聲,猶如~一般。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
151
體大思精
- 成語拼音:
- tǐ dà sī jīng
- 成語解釋:
- 體:體制,規模;思:思慮;精:精密。指著作規模宏大,思慮精密。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
152
天女散花
- 成語拼音:
- tiān nǚ sàn huā
- 成語解釋:
-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記載;以天女散花度菩薩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紛飛或拋灑東西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維摩經 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
153
貪小失大
- 成語拼音:
- tān xiǎo shī dà
- 成語解釋:
- 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權勛》:“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于美唐甚多。此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154
無關大局
- 成語拼音:
- wú guān dà jú
- 成語解釋:
- 即整個局勢沒有關系或沒有影響。比喻并不要緊。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至死不變,愿意帶著花崗巖頭腦去見上帝的人,肯定是有的,那也無關大局。”
-
155
無關緊要
- 成語拼音:
- wú guān jǐn yào
- 成語解釋: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七回:“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后學,卻是不可少的。”
-
156
小懲大誡
- 成語拼音:
- xiǎo chéng dà jiè
- 成語解釋:
- 懲:懲罰;誡:警告,勸告。有小過失就懲戒,使受到教訓而不致犯大錯誤。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下》:“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
157
細大不捐
- 成語拼音:
- xì dà bù juān
- 成語解釋:
- 細:微,小;捐:舍棄。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進學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
158
細大無遺
- 成語拼音:
- xì dà wú yí
- 成語解釋:
- 捐:舍棄。小的大的都不舍棄
- 成語出處:
- 宋·曾鞏《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處窮羈,鋤荒補漏,細大無遺。”
-
159
血盆大口
- 成語拼音:
- xuè pén dà kǒu
- 成語解釋:
- 指野獸兇殘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剝削者、侵略者蠶食鯨吞的巨大胃口。
- 成語出處:
- 唐 變文《葉凈能詩》:“眼如懸鏡,口若血盆,毒氣成云。”
-
160
小受大走
- 成語拼音:
- xiǎo shòu dà zǒu
- 成語解釋:
- 輕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態度。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
* 大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