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孟子的成語 (379個)

    181

    下喬入幽

    成語拼音:
    xià qiáo rù yōu
    成語解釋:
    原指鳥兒從高樹上下來,鉆進幽深的山谷。比喻棄明從暗,或從良好的處境轉入惡劣的處境。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滕文公上》:“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
    182

    挾山超海

    成語拼音:
    xié shān chāo hǎi
    成語解釋:
    挾:挾持,夾著;刱:超越,跨過。夾著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絕對辦不到的事。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183

    習焉不察

    成語拼音:
    xī yān bù chá
    成語解釋:
    習:習慣;焉:語氣詞,有“于此”的意思;察:覺察。指經常接觸某種事物,反而覺察不到其中存在的問題。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盡心上》:“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184

    先知先覺

    成語拼音:
    xiān zhī xiān jué
    成語解釋:
    覺:對事物有所認識。對哲理和社會政治等問題的認識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
    185

    由博返約

    成語拼音:
    yóu bó fǎn yuē
    成語解釋:
    指做學問人廣博出發,繼而務精深,最終達到簡約。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離婁下》:“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186

    仰不愧天

    成語拼音:
    yǎng bú kuì tiān
    成語解釋:
    仰:抬頭;愧:慚愧。抬頭沒有對不起天的地方。指自省沒有做過不好的事;問心無愧。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187

    以辭害意

    成語拼音:
    yǐ cí hài yì
    成語解釋:
    因拘泥于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萬章上》: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188

    一傅眾咻

    成語拼音:
    yī fù zhòng xiū
    成語解釋:
    傅:教導;咻:喧鬧。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干擾。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189

    言近旨遠

    成語拼音:
    yán jìn zhǐ yuǎn
    成語解釋:
    旨:題旨;所要表達的意思。言語雖然淺近;含意卻很深遠。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190

    緣木求魚

    成語拼音:
    yuán mù qiú yú
    成語解釋:
    緣:順著;木:樹。沿著樹干爬上樹去捉魚。比喻方法不對;徒勞無功。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191

    怨女曠夫

    成語拼音:
    yuàn nǚ kuàng fū
    成語解釋:
    指沒有配偶的成年男女。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無。”
    192

    有所作為

    成語拼音:
    yǒu suǒ zuò wéi
    成語解釋:
    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93

    以意逆志

    成語拼音:
    yǐ yì nì zhì
    成語解釋:
    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別人的心思。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194

    自暴自棄

    成語拼音:
    zì bào zì qì
    成語解釋: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棄自己。形容不知自愛;甘于落后。暴;糟蹋;棄:鄙棄。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195

    知人論世

    成語拼音:
    zhī rén lùn shì
    成語解釋:
    原指了解一個人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現也指鑒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196

    鉆穴逾墻

    成語拼音:
    zuān xué yú qiáng
    成語解釋:
    穴:洞。逾:越過。鉆洞爬墻。舊時常比喻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戀的行為。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竊。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197

    左右逢源

    成語拼音:
    zuǒ yòu féng yuán
    成語解釋:
    到處都能碰到取之不盡的源泉。比喻做事、寫作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198

    坐于涂炭

    成語拼音:
    zuò yú tú tàn
    成語解釋:
    涂炭:比喻污濁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處于不干凈的環境,自身也被玷污。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軻《 公孫丑上》:“立于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199

    自以為是

    成語拼音:
    zì yǐ wéi shì
    成語解釋:
    自己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為:認為;是:對;正確)。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200

    自怨自艾

    成語拼音:
    zì yuàn zì yì
    成語解釋: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成語出處:
    先秦 軻《 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
    * 孟子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