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孟子的成語 (379個)

    221

    鉤金輿羽

    成語拼音:
    gōu jīn yú yǔ
    成語解釋:
    二者懸殊太大,不可作比。
    成語出處:
    ·告下》:“金重于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
    222

    膏粱文繡

    成語拼音:
    gāo liáng wén xiù
    成語解釋:
    指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亦泛指精細貴重的東西。語本《·告上》“《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趙岐注:“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繡,繡衣服也。”
    成語出處:
    語本《 ·告上》:“《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岐注:“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繡,繡衣服也。
    223

    衡慮困心

    成語拼音:
    héng lǜ kùn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費盡心思。語出《·告下》:“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成語出處:
    語出《·告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后作。”
    224

    豪門巨室

    成語拼音:
    háo mén jù shì
    成語解釋:
    豪門:權貴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貴之家。
    成語出處:
    《晉書·閻纘傳》:“其侍臣以下文武將吏,且勿復取戚豪門弟。”《·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
    225

    浩氣凜然

    成語拼音:
    hào qì lǐn rán
    成語解釋:
    浩氣:即正氣,剛直正大的精神;凜然:嚴肅,令人敬畏的樣。浩然之氣令人敬畏。
    成語出處:
    ·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226

    紅紫亂朱

    成語拼音:
    hóng zǐ luàn zhū
    成語解釋:
    古以朱為正色,紫為雜色。紅紫亂朱指雜色混亂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成語出處:
    《論語 陽貨》:“曰:惡紫之奪朱也。”《注疏 趙岐 題辭》:“正涂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
    227

    膠鬲之困

    成語拼音:
    jiāo gé zhī kùn
    成語解釋:
    膠鬲,商周時人,紂時因遭世亂,曾隱遁為商。《·告下》:“膠鬲舉于魚鹽之中。”后因以“膠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處于困難之境。
    成語出處:
    ·告下》:“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228

    教亦多術

    成語拼音:
    jiào yì duō shù
    成語解釋:
    教:教誨;術:方法。教誨人有多種方法。
    成語出處:
    ·告下》:“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229

    棄甲丟盔

    成語拼音:
    qì jiǎ diū kuī
    成語解釋:
    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走的樣
    成語出處: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30

    取諸宮中

    成語拼音:
    qǔ zhū gōng zhōng
    成語解釋:
    ·滕文公上》:“且許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宮,古代對房屋的通稱。后以“取諸宮中”謂取用于自己家中,極言其便利。
    成語出處:
    ·滕文公上》:“且許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
    231

    仁民愛物

    成語拼音:
    rén mín ài wù
    成語解釋:
    仁:仁愛,同情、愛護或幫助。愛眾人,進而愛護萬物。舊指官吏仁愛賢能。
    成語出處:
    ·盡心上》:“君之于物也,愛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232

    遂非文過

    成語拼音:
    suì fēi wén guò
    成語解釋:
    飾非文過。掩飾錯誤和過錯。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 昭帝紀》:“遂非文過,知而不改。”《 公孫丑下》:“今之君,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233

    市井之臣

    成語拼音:
    shì jǐng zhī chén
    成語解釋:
    市井:古時稱做買賣的地方。舊指城市里的老百姓。
    成語出處:
    《管·小匡》:“處商必就市井。”《·萬章下》:“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
    234

    睟面盎背

    成語拼音:
    suì miàn àng bèi
    成語解釋:
    指德性表現于外,而有溫潤之貌,敦厚之態。指有德者的儀態。
    成語出處:
    盡心上》:“君所性,仁義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235

    視如敝屣

    成語拼音:
    shì rú bì xǐ
    成語解釋:
    視:看待;敝:破舊;屣:鞋。看得像破舊的鞋一樣。形容輕視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
    236

    善為說辭

    成語拼音:
    shàn wéi shuō cí
    成語解釋:
    說辭:講話。形容很會講話。后指替人說好話。
    成語出處:
    ·公孫丑上》:“宰我、貢善為說辭。”
    237

    托之空言

    成語拼音:
    tuō zhī kōng yán
    成語解釋:
    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
    成語出處:
    漢 趙岐《〈〉題辭》:“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記 太史公自序》作“載之空言”。司馬貞索隱:“案:孔之言見《春秋緯》,太史公引之以成說也。空言謂褒貶是非也。”
    238

    先得我心

    成語拼音:
    xiān dé wǒ xīn
    成語解釋:
    得:適合,契合。比喻別人先說出了自己心里想說的話。
    成語出處:
    ·告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239

    心之官則思

    成語拼音:
    xīn zhī guān zé sī
    成語解釋:
    心: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說做心,現指腦筋;官:官能,作用。腦筋的官能就是思維。
    成語出處:
    ·告上》:“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40

    引領而望

    成語拼音:
    yǐn lǐng ér wàng
    成語解釋:
    引領:伸長脖。伸長脖遠望。形容殷切盼望。
    成語出處:
    ·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 孟子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