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成語 (379個)
-
141
流連忘返
- 成語拼音: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成語解釋:
- 流連:留戀;舍不得離開。返:回;歸。指沉迷于游樂而忘歸。后常形容對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戀。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茺,樂酒無厭謂之亡。”
-
142
粒米狼戾
- 成語拼音:
- lì mǐ láng lì
- 成語解釋:
- 谷粒撒得滿地都是。形容糧食充盈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樂歲,粒米狼戾。”
-
143
來者不拒
- 成語拼音:
- lái zhě bù jù
- 成語解釋:
- 對于來的人或送來的物品一概不拒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
-
144
明察秋毫
- 成語拼音:
- míng chá qiū háo
- 成語解釋:
- 明:明晰;察:看;觀察;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事物、現象。目光犀利;能敏銳地看清極細小微末的東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145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 成語拼音:
-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 成語解釋:
-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看不到大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
146
被發纓冠
- 成語拼音:
- pī fà yīng guàn
- 成語解釋:
- 來不及將頭發束好,來不及將帽帶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別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雖被發纓冠而救之,可也。”
-
147
秋毫之末
- 成語拼音:
- qiū háo zhī mò
- 成語解釋:
-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細微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而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
148
棄甲曳兵
- 成語拼音:
- qì jiǎ yè bīng
- 成語解釋:
- 棄:丟棄;甲:古時軍人穿的鐵片做成的護身衣;曳:拖著;兵:兵器。丟棄鎧甲;拖著兵器。 形容打了敗仗而狼狽逃竄。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149
求全之毀
- 成語拼音:
- qiú quán zhī huǐ
- 成語解釋:
- 毀:毀謗。一心想保全聲譽,反而受到了毀謗。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
150
卻之不恭
- 成語拼音:
- què zhī bù gōng
- 成語解釋:
- 卻:推辭;謝絕。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
151
如此而已
- 成語拼音:
- rú cǐ ér yǐ
- 成語解釋:
- 就這樣罷了。而已:罷了。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
152
如解倒懸
- 成語拼音:
- rú jiě dào x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把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
153
如棄敝屣
- 成語拼音:
- rú qì bì xǐ
- 成語解釋:
- 丟掉無用的東西,一點也不可惜。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
-
154
事半功倍
- 成語拼音:
- shì bàn gōng bèi
- 成語解釋:
- 使用一半的力卻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費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155
失道寡助
- 成語拼音:
- shī dào guǎ zhù
- 成語解釋:
- 道:道義;寡:少。做事違反正義的人,一定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
156
深耕易耨
- 成語拼音:
- shēn gēng yì nòu
- 成語解釋:
- 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細做,及時除草。比喻精心耕種。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
157
上好下甚
- 成語拼音:
- shàng hǎo xià shèn
- 成語解釋:
- 上面的喜愛什么,下面的人就會對此愛好的更加利害。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158
舍己蕓人
- 成語拼音:
- shě jǐ yún rén
- 成語解釋:
- 指看重別人,輕視自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
159
食前方丈
- 成語拼音:
-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 成語解釋:
- 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
-
160
視如草芥
- 成語拼音:
- shì rú cǎo jiè
- 成語解釋:
-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樣輕賤。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 孟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