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小學常考易錯成語 (445個)

    341

    相視而笑

    成語拼音:
    xiāng shì ér xiào
    成語解釋:
    雙方互相看著,發出會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態。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慧生指與老殘看,彼此相視而笑。”
    342

    喜上眉梢

    成語拼音:
    xǐ shàng méi shāo
    成語解釋:
    眉梢:眉尖。喜悅的神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形容高興時眉開眼笑。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覺喜上眉梢。”
    343

    行同狗彘

    成語拼音:
    xíng tóng gǒu zhì
    成語解釋:
    舊時指人無恥,行為和豬狗一樣。
    成語出處:
    漢·賈誼《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344

    洗心革面

    成語拼音:
    xǐ xīn gé miàn
    成語解釋:
    洗心:消除邪惡的思想;革面:改變舊的面目。比喻徹底悔改;重新做人。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345

    欣欣向榮

    成語拼音:
    xīn xīn xiàng róng
    成語解釋:
    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蓬勃發展;興旺昌盛。榮:茂盛。
    成語出處:
    晉 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346

    心心相印

    成語拼音:
    xīn xīn xiāng yìn
    成語解釋:
    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成語出處: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347

    懸崖勒馬

    成語拼音:
    xuán yá lè mǎ
    成語解釋: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成語出處:
    元 鄭德輝《智勇定齊》:“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
    348

    一步登天

    成語拼音:
    yī bù dēng tiān
    成語解釋:
    登:上。一步登上青天。一下子達到極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萬望口角春風,我就一步登天,點了買辦差,就過好日子。”
    349

    用兵如神

    成語拼音:
    yòng bīng rú shén
    成語解釋:
    用兵:指揮軍隊作戰。形容善于用兵;指揮作戰變化莫測。
    成語出處:
    晉 虞溥《江表傳》:“討逆將軍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350

    搖唇鼓舌

    成語拼音:
    yáo chún gǔ shé
    成語解釋:
    鼓舌:嚼舌頭;指詭辨。搖動嘴唇;鼓動舌頭。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游說。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351

    一刀兩斷

    成語拼音:
    yī dāo liǎng duàn
    成語解釋:
    比喻堅決斷絕一切關系。
    成語出處:
    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男兒大丈夫,一刀兩斷截;人面禽獸心,造作何時歇!”
    352

    掩耳盜鈴

    成語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成語解釋:
    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353

    陽奉陰違

    成語拼音:
    yáng fèng yīn wéi
    成語解釋:
    陽:表面;奉:奉行;遵守;陰:背后;暗里;違:違背。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成語出處:
    明 范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隨其后。”
    354

    葉公好龍

    成語拼音:
    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語解釋:
    葉公:春秋時陳國的一個人;好:愛好。比喻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但并非真正地愛好它;甚至畏懼它。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
    355

    愚公移山

    成語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有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成語出處:
    《列子 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356

    養虎遺患

    成語拼音:
    yǎng hǔ yí huàn
    成語解釋:
    遺;留下;患:禍患。養著老虎;留下禍患。比喻縱容壞人;給自己留下后患。也作“養虎留患。”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357

    引經據典

    成語拼音:
    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語解釋:
    引;援解;引用;經:經書;據:依據;典:典籍。引用經典著作作為立論的依據。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荀爽傳》:“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
    358

    遠交近攻

    成語拼音:
    yuǎn jiāo jìn gōng
    成語解釋:
    原指對遠方國家聯合;對鄰近國家攻占的外交策略。后來指利用關系轉較遠的力量來攻擊眼前對手的處世手法。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359

    有腳書廚

    成語拼音:
    yǒu jiǎo shū chú
    成語解釋:
    戲稱記聞精確、知識淵博的人。
    成語出處:
    宋·龔明之《中吳紀聞·有腳書廚》:“[龔程]自幼讀書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廬,攻苦食淡,手未嘗釋卷。記問精確,經傳子史,無不通貫。,鄉人號為‘有腳書廚’。”
    360

    一箭雙雕

    成語拼音: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成語解釋:
    一支箭射中兩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達到兩個目的。
    成語出處:
    《北史 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
    * 小學常考易錯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