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成語 (302個)
-
121
火冒三丈
- 成語拼音: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成語解釋:
-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憤怒。
- 成語出處: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起來,火冒三丈。”
-
122
火滅煙消
- 成語拼音:
- huǒ miè yān xiāo
- 成語解釋:
- 火苗熄滅,煙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凈盡,不留一點痕跡。亦作“煙消火滅”。
- 成語出處:
- 晉·傅玄《四言雜詩》:“忽然長逝,火滅煙消。”
-
123
火上加油
- 成語拼音:
- huǒ shàng jiā yóu
- 成語解釋:
-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氣得越發火上加油了。”
-
124
火燒眉毛
- 成語拼音:
- huǒ shāo méi mɑo
- 成語解釋:
- 火燒到眉毛了。比喻情勢非常緊迫。也作“火燒眉睫”。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蔣山法泉禪師》:“問:‘如何是急,切一句?’師曰:‘火燒眉毛。’”
-
125
火山湯海
- 成語拼音:
- huǒ shān tāng hǎi
- 成語解釋:
- 喻艱難危險。
- 成語出處:
- 《晉書·張駿傳》:“雖有火山湯海,無所辭難,豈寒暑之足避哉!”
-
126
火中取栗
- 成語拼音:
- huǒ zhōng qǔ lì
- 成語解釋:
- 偷取爐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自己上了當;卻一無所得。
- 成語出處:
- 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
127
救焚投薪
- 成語拼音:
- jiù fén tóu xīn
- 成語解釋:
- 焚:火災;薪:柴草。投進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成語出處:
- 《鄧析子 無厚》:“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錘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
128
救焚益薪
- 成語拼音:
- jiù fén yì xīn
- 成語解釋:
- 焚:火災;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成語出處:
- 清 劉坤一《復李少荃制軍》:“所派之營務處何道臺,則人更陰狡,以之自輔,是猶救焚而益薪。”
-
129
救火投薪
- 成語拼音:
- jiù huò tóu xīn
- 成語解釋:
- 為了撲滅火焰而將木柴扔進火中。比喻采取錯誤的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 成語出處:
- 《鄧析子·無厚篇》:“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
130
救民于水火
- 成語拼音:
-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 成語解釋:
- 把人民從深重的災難中拯救出來。
- 成語出處:
- 《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
-
131
解衣包火
- 成語拼音:
- jiě yī bāo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解決問題,只招致危險。
- 成語出處:
-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三年》:“關中華戎雜錯,風俗勁悍;裕欲以荊揚之化,施之函秦,此無異解衣包火,張羅捕虎。”
-
132
烈火干柴
- 成語拼音:
- liè huǒ gān chái
- 成語解釋:
- 比喻男女歡情很深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怎當得他每兩下烈火干柴,你貪我愛,各自有心,竟自勾搭上了。”
-
133
烈火見真金
- 成語拼音:
- 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
- 成語解釋:
- 真金是不怕烈火燒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鑒別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關鍵時刻最能考驗人。
- 成語出處:
-
134
烈火烹油
- 成語拼音:
- liè huǒ pēng y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聲勢氣焰很盛。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
135
烈火真金
- 成語拼音:
- liè huǒ zhēn jīn
- 成語解釋:
-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懼火煉;在烈火中可以鑒別出真正的黃金。比喻英雄本色不變;也作“烈火見真金”。
- 成語出處:
-
136
燎如觀火
- 成語拼音:
- liǎo rú guān huǒ
- 成語解釋:
-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樣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文藝論集 反響之反響》:“究竟誰是誰非,誰錯誰不錯,這是燎如觀火的。”
-
137
燎若觀火
- 成語拼音:
- liáo ruò guān huǒ
- 成語解釋:
- 謂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銘》:“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亂,燎若觀火。”
-
138
怒火中燒
- 成語拼音:
- nù huǒ zhōng shāo
- 成語解釋:
-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極端憤怒。
- 成語出處:
- 宋 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響空。”
-
139
判若水火
- 成語拼音:
- pàn ruò shuǐ huǒ
- 成語解釋:
- 判:區別。比喻兩者顯然相反,互不相容。
- 成語出處:
-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譚詩 總論》:“沈歸愚宗伯與袁簡齋太史論詩,判若水火。”
-
140
敲冰索火
- 成語拼音:
- qiāo bīng suǒ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一定不會成功。
- 成語出處:
-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類緣木以求魚。”
* 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