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承先啟后的成語 (5個)
-
1
承前啟后
- 成語拼音:
- chéng qián qǐ hòu
- 成語解釋:
- 承:承接;啟:開創、開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業、學問方面。也作“承先啟后。”
- 成語出處:
-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 曾有菴贈文》:“公承前草創,啟后規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
2
守先待后
- 成語拼音:
- shǒu xiān dài hòu
- 成語解釋:
- 猶繼往開來;承先啟后。
- 成語出處:
- 清·陳確《答沈朗思書》:“夫以程朱之賢,即不表章《大學》,而循循焉惟孔孟之從,必可守先待后,為一代大儒無疑也。”
-
3
承先啟后
- 成語拼音:
- chéng xiān qǐ hòu
- 成語解釋:
- 繼承前代的,啟發后代的。
- 成語出處:
- 清 王昶《湖海詩傳 尹繼善》:“文端公歷任封疆,晚歸臺閣,歲歷五十馀載,承先啟后,三代平章。”
-
4
繩先啟后
- 成語拼音:
- shéng xiān qǐ hòu
- 成語解釋:
- 繩:繼承,繼續;啟:開創,引出。繼承前人的,開創今后的
- 成語出處:
- 宋·岳飛《題許虎侯像》:“至德顯忠,繩先啟后。”
-
5
讀書種子
- 成語拼音:
- dú shū zhǒng zǐ
- 成語解釋: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漢二獻皆好書,而其傳國皆最遠。士大夫家,其可使讀書種子衰息乎?”
* 關于承先啟后的成語 形容承先啟后的成語 描述承先啟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