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于水火的意思 救民于水火的讀音和出處
- 救
- 民
- 于
- 水
- 火
- 成語名稱:
- 救民于水火
- 成語拼音:
-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 成語解釋:
- 把人民從深重的災難中拯救出來。
- 成語出處:
- 《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
- 成語例句: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若二位兄長皆救民于水火,出去謀為一番,弟現有千余人,屯扎在高雞泊,專望駕臨動手。”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災難深重
- 結構類型:
- 補充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捄民于水火
- 英文翻譯:
- save people from the abyss of sufferi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救民于水火”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五字成語 補充式成語 火的成語 水的成語 孟子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人民 深重 災難 拯救 出來
“救民于水火”的單字解釋
【救】:1.援助使脫離災難或危險:救命。挽救。營救。搭救。搶救。一定要把他救出來。2.援助人、物使免于(災難、危險):救亡。救荒。救災。救急。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來信已于日前收到。黃河發源于青海。b)向:問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給:嫁禍于人。獻身于科學事業。d)對;對于:忠于祖國。有益于人民。形勢于我們有利。e)自;從:青出于藍。出于自愿。f)表示比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動:見笑于大方之家。2.后綴。a)動詞后綴:合于。屬于。在于。至于。b)形容詞后綴:勇于負責。善于調度。易于了解。難于實行。“於”3.姓。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火】:1.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燭。火源。火焰。煙火。火中取栗(喻為別人冒險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毫無所獲)。2.緊急:火速。十萬火急。3.指槍炮彈藥等:火藥。火炮。4.發怒,怒氣:火暴。火性。5.中醫指發炎、紅腫、煩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紅色的:火紅。火腿。7.古代軍隊組織,一火十個人。8.姓。
“救民于水火”的近義詞
“救民于水火”的相關成語
救民于水火
救民水火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冰寒于水
不避水火
不通水火
拔諸水火,登于衽席
判若水火
如蹈水火
水火不避
水火不辭
水火兵蟲
水火不相容
水火不兼容
水火無交
水火無情
水火相濟,鹽梅相成
水火之中
眾怒如水火
自相水火
“救民于水火”的關聯成語
救字的成語
民字的成語
于字的成語
水字的成語
火字的成語
救開頭的成語
民開頭的成語
于開頭的成語
水開頭的成語
火開頭的成語
jiu的成語
min的成語
yu的成語
shui的成語
huo的成語
jmysh的成語
“救民于水火”造句
李白剛開始隱居在廬山,后來為了救民于水火,投靠了永王李璘。
為救民于水火,女媧娘娘遍拾蘆蒿作燃料堆聚于“火燒坡”,聚丹陽之氣煉五彩石上補天漏下糊地縫,使萬物重獲生機。
三卷于秀才張角,望其能救民于水火,怎知張角殘暴無道,妄施刀兵,天下之亂一發而不可收拾。
如能請他前來,定能順大王之意,又能救民于水火。
也總有人挺身而出,救國救民于水火。
吾已經聚集團練鄉勇,正欲出兵援助階州,彈壓亂兵,救民于水火之中。
要龔大明一個人肩負救民于水火、救國于頹勢,這個覺悟和能力,都不具備。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然,英雄不出,孰能救民于水火,一統天下以安樂土?
為此,玉帝和眾神商議,要從天庭中,選擇一位德才兼備的神仙,投胎人間繼承皇位,成就千古一帝,救民于水火之中。
再者,大丈夫當橫刀立馬,立不世功勛,如今賊寇橫行,生靈涂炭,正是你我披荊斬棘,救民于水火之時,難不成還在這深山躲避一世?
* 救民于水火的意思 救民于水火的成語解釋 救民于水火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