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虎的成語 (246個)

    121

    嘯風生

    成語拼音:
    hǔ xiào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嘯:長鳴。猛長鳴,則大風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并且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亦指豪杰奮起,大展宏圖。
    成語出處:
    《北史·張定和傳論》:“嘯生風,龍騰云起,英賢奮發,亦各因時。”
    122

    擲龍拿

    成語拼音:
    hǔ zhì lóng ná
    成語解釋:
    擲:掙扎跳躍。指龍互相爭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成語出處:
    金 元好問《楚漢戰處》詩:“擲龍拿不兩存,當年曾此賭乾坤。”
    123

    九閽

    成語拼音:
    jiǔ hūn hǔ bào
    成語解釋:
    同“九關豹”。
    成語出處:
    張素《威介推事》詩:“九閽豹嗟難近,一炬龍蛇事可憐。”
    124

    進狼

    成語拼音:
    jù hǔ jìn láng
    成語解釋:
    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成語出處:
    明 張煌言《復郎廷佐書》:“乃拒進狼,既收漁人之利于河北。”
    125

    盤龍

    成語拼音:
    jù hǔ pán lóng
    成語解釋:
    形容地勢雄偉壯麗
    成語出處:
    元 湯式《哨遍 新建構欄教坊求贊》:“三尺臺包藏著屯鶯聚燕閑人窟,十字街控帶著踞盤龍舊帝基。”
    126

    詩龍

    成語拼音:
    jiǔ hǔ shī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嗜酒善飲、才高能詩的人。
    成語出處:
    清·丘逢甲《東山酒樓次柳汀韻》:“狂飲且共樓頭醉,酒詩龍各自豪。”
    127

    開柙出

    成語拼音:
    kāi xiá chū hǔ
    成語解釋: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后多比喻放縱壞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孔子曰:‘……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128

    狼顧

    成語拼音:
    láng gù hǔ shì
    成語解釋:
    如狼視物。形容威嚴而兇狠。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楊戲傳》“亮南征,留邵為治中從事,是歲卒”裴松之注引晉·常璩《華陽國志》:“亮身仗強兵,狼顧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
    129

    風云

    成語拼音:
    lóng hǔ fēng yún
    成語解釋:
    ①《易·干》:“云從龍,風從。”后以“龍風云”喻英雄豪杰際遇得時。②指君臣遇合。
    成語出處:
    《易·干》:“云從龍,風從。”
    130

    龍化

    成語拼音:
    lóng huà hǔ biàn
    成語解釋:
    《易·革》:“大人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后因以“龍化變”比喻變化莫測。
    成語出處:
    《易·革》:“大人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
    131

    頭上撲蒼蠅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頭上撲蒼蠅,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132

    頭上搔癢

    成語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自量力。
    成語出處: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63回:“今嚴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個仇鸞,尚敵不過他,老頭上搔癢,無補國家,轉取禍戾,何苦何苦!”
    133

    龍蟠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hǔ jù
    成語解釋:
    象龍盤著,象蹲著。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特指南京。
    成語出處:
    晉 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踞,此帝王之宅。'”
    134

    龍盤

    成語拼音:
    lóng pán hǔ yào
    成語解釋:
    虬曲蒼勁貌。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古松歌》:“龍盤拏終有神,白骨蒼鱗半枯死。”
    135

    龍跧

    成語拼音:
    lóng quán hǔ wò
    成語解釋:
    猶言龍蟠踞。喻山勢逶迤起伏。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山峨眉》詩:“龍跧臥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潮。”
    136

    離山調

    成語拼音:
    lí shān diào hǔ
    成語解釋:
    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地。
    成語出處:
    《白雪遺音·八角鼓·精忠》:“岳老爺得勝不班師,秦檜東窗定巧計,私造金牌傳假旨,暗使離山調計,風波亭上死的屈。”
    137

    龍騰

    成語拼音:
    lóng téng hǔ cù
    成語解釋:
    喻勇猛沖擊,勢不可當。
    成語出處:
    清·魏源《圣武記》第一卷:“與一弟三侍衛棄軍先進,渡河沖陣,龍騰蹴,以四人敗敵八百。”
    138

    龍跳

    成語拼音:
    lóng tiào hǔ fú
    成語解釋:
    猶言龍騰臥。喻筆勢。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軍次實錄》:“龍跳伏歸毫底,魚躍鳶飛入興么。”
    139

    龍潭

    成語拼音:
    lóng tán hǔ kū
    成語解釋:
    窟:洞穴。潭:深水池。龍居住的深水潭,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閑對著綠樹青山,消遣我煩心倦目,潛入那水國漁鄉,早跳出龍潭窟。”
    140

    狼貪

    成語拼音:
    láng tān hǔ shì
    成語解釋: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陷關》:“狼貪視威風大,鎮漁陽兵雄將多。待長驅直把淆函破,奏凱日齊聲唱歌。”
    * 虎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