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ABAB式 (1463個)

    201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成語拼音: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爭執,各說自己有理。
    成語出處:
    朱自清《公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202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成語拼音: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成語解釋:
    指修德屬個人,不得兼代。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燒香可是神佛兒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兒洗面兒各人兒光’,你不要,可行不得。”
    203

    狗心狗行

    成語拼音:
    gǒu xīn gǒu xíng
    成語解釋:
    比喻歹毒的心腸、行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三折:“這等人玩的是狗氣狗聲,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
    204

    呼庚呼癸

    成語拼音:
    hū gēng hū guǐ
    成語解釋:
    庚、癸:軍糧的隱語。原是軍中乞糧的隱語。后指向人借錢。
    成語出處:
    《左傳·哀公十三年》記載:春秋時吳王夫差與晉、魯等國會盟,吳大夫申叔儀向魯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回答說:“梁則無矣,粗糧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205

    忽冷忽熱

    成語拼音:
    hū lěng hū rè
    成語解釋:
    指時而冷靜,時而感情沖動,情緒不穩定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 讀書雜談》:“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靜的,而創作須情感,至少總得發點熱,于是忽冷忽熱,弄得頭昏。”
    206

    胡里胡涂

    成語拼音:
    hú lǐ hú tú
    成語解釋:
    形容不明事理或對事物的認識模糊
    成語出處:
    魯迅《偽自由書 新藥》:“不過對于誤服這藥的病人,卻能夠使他不再尋求良藥,拖重了病癥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207

    糊里糊涂

    成語拼音:
    hú lǐ hú tú
    成語解釋: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態。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難道龔定庵就這么糊里糊涂的給他們藥死了嗎?”
    208

    何去何從

    成語拼音:
    hé qù hé cóng
    成語解釋:
    去:離開;從:跟隨。往哪里去?跟什么人?多指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某種抉擇。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209

    合情合理

    成語拼音:
    hé qíng hé lǐ
    成語解釋:
    符合情理
    成語出處:
    陳殘云《山谷風煙》第11章:“黃為民心情顯得輕松,覺得周祺這個人很可愛,既有原則,又能合情合理地幫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210

    繪聲繪色

    成語拼音:
    huì shēng huì sè
    成語解釋:
    繪:指繪;描摹。形容講述或描寫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繪聲繪影,能令閱者拍案叫絕。”
    211

    繪聲繪影

    成語拼音:
    huì shēng huì yǐng
    成語解釋: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五卷:“繪聲繪影,字字陰森,綠人毛發,真乃筆端有鬼。”
    212

    繪影繪聲

    成語拼音:
    huì yǐng huì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清 憂患余生《序》:“而壹意孤行,為若輩繪影繪聲,定一不磨之鐵案。”
    213

    胡作胡為

    成語拼音:
    hú zuò hú wéi
    成語解釋:
    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洪深《趙閻王》第六幕:“我沒有法子,只好依從,到后來溜了手,才胡作胡為的呀!”
    214

    久而久之

    成語拼音:
    jiǔ ér jiǔ zhī
    成語解釋: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28回:“萬一多嘴多舌,露出話來,人家一個年輕娃子,知他性情怎樣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曉便罷。”
    215

    己饑己溺

    成語拼音:
    jǐ jī jǐ nì
    成語解釋:
    別人挨餓、落水就象自己挨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216

    己溺己饑

    成語拼音:
    jǐ nì jǐ jī
    成語解釋: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217

    畸輕畸重

    成語拼音:
    jī qīng jī zhòng
    成語解釋:
    有時偏輕,有時偏重。形容事物發展不均衡,或對待事物的態度不公正。
    成語出處:
    清 黃六鴻《福惠全書 編審 編審余論》:“丁與糧,無畸輕畸重之弊。”
    218

    覺人覺世

    成語拼音:
    jué rén jué shì
    成語解釋:
    指啟發世人覺悟
    成語出處:
    清 鄭燮《序》:“若遇爭名奪利之場,正好覺人覺世。”
    219

    今生今世

    成語拼音:
    jīn shēng jīn shì
    成語解釋:
    此生此世。謂有生之年。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這歪剌骨便是黃花女兒,剛剛扯的一把,也不消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罷!就當面賭個誓與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
    220

    盡心盡力

    成語拼音:
    jìn xīn jìn lì
    成語解釋:
    指費盡心力
    成語出處:
    《晉書 王坦之傳》:“且受遇先帝,綢繆繾綣,并志竭忠貞,盡心盡力,歸誠陛下,以報先帝。”
    * ABAB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