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ABAB式 (1463個)

    241

    拼死拼活

    成語拼音:
    pīn sǐ pīn huó
    成語解釋:
    ①不顧一切地斗爭。②用盡全部精力。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九章:“但真遇到勁頭兒上,狠抽他兩鞭子,他肯拼死拼活地賣命。”
    242

    傾城傾國

    成語拼音:
    qīng chéng qīng guó
    成語解釋:
    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43

    群策群力

    成語拼音:
    qún cè qún lì
    成語解釋:
    策:計策;主意。群:集體;大家人。指發揮集體的作用;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貢獻力量。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重黎》:“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244

    傾國傾城

    成語拼音: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成語解釋:
    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45

    竊鉤竊國

    成語拼音:
    qiè gōu qiè guó
    成語解釋: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成語出處:
    《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246

    輕口輕舌

    成語拼音:
    qīng kǒu qīng shé
    成語解釋:
    見“輕嘴薄舌”。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你不理他便罷,不要十分輕口輕舌的沖撞他。”
    247

    七擒七縱

    成語拼音:
    qī qín qī zòng
    成語解釋: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248

    怯聲怯氣

    成語拼音:
    qiè shēng qiè qì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的語氣膽小而不自然。
    成語出處:
    249

    七縱七禽

    成語拼音:
    qī zòng qī qín
    成語解釋:
    亦作“七縱七擒”。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長孟獲,又七次釋放,終于使孟獲心悅誠服。《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營陳之間,問曰:
    成語出處:
    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長孟獲,又七次釋放,終于使孟獲心悅誠服。事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250

    七縱七擒

    成語拼音:
    qī zòng qī qín
    成語解釋:
    見“七縱七禽”。
    成語出處:
    《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擒),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
    251

    如癡如夢

    成語拼音:
    rú chī rú mèng
    成語解釋: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如醉如夢”。
    成語出處:
    明 李贄《焚書 答周二魯》:“遇真正儒者,如癡如夢,翻令見疑。”
    252

    如癡如醉

    成語拼音:
    rú chī rú zuì
    成語解釋: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
    253

    如火如荼

    成語拼音:
    rú huǒ rú tú
    成語解釋: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成語出處:
    《國語 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254

    如饑如渴

    成語拼音:
    rú jī rú kě
    成語解釋:
    同“如饑如渴”。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戲。實慕員外威德,如饑如渴。萬望不棄鄙處,為山寨之主,早晚共聽嚴命。’”
    255

    若即若離

    成語拼音:
    ruò jí ruò lí
    成語解釋:
    即;湊近。好象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這邊兩個新人在新房里乍來乍去,如蛺蝶穿花;若即若離,似蜻蜓點水。”
    256

    如渴如饑

    成語拼音:
    rú kě rú jī
    成語解釋:
    見“如饑如渴”。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思我良朋,如渴如饑,愿言不獲,愴矣其悲。”
    257

    若離若即

    成語拼音:
    ruò lí ruò jí
    成語解釋:
    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同“若即若離”。
    成語出處: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大抵總憲戇直凌人,岳岳觥觥,朝士必多未滿,而與和相若離若即,又未嘗不稍斂其鋒棱,一時眾口詆諆,遂有師相門生之謗。”
    258

    如履如臨

    成語拼音:
    rú lǚ rú lín
    成語解釋:
    《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臨”形容做事極為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59

    若明若昧

    成語拼音:
    ruò míng ruò mèi
    成語解釋:
    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成語出處:
    清 俞正燮《癸巳類稿 以畜寡人義》:“此等若明若昧之論,作記者無由知之。”
    260

    如夢如醉

    成語拼音:
    rú mèng rú zuì
    成語解釋: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如醉如夢”。
    成語出處:
    葉圣陶《母》:“‘我如夢如醉的離開了他。”伊揩著眼淚,繼續說。”
    * ABAB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