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式 (1463個)
-
361
兢兢翼翼
- 成語拼音:
- jīng jīng yì yì
- 成語解釋:
- 形容做事謹慎、勤懇。同“兢兢業業”。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卞太后誄》:“恒勞庶事,兢兢翼翼,親桑蠶館。”
-
362
口口聲聲
- 成語拼音:
- kǒu kǒu shē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不止一次;反反復復地陳述或表白。形容總把某種說法掛在口頭上。
- 成語出處:
- 元 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你也曾聽杜宇,他那里口口聲聲攛掇,先生不如歸去。”
-
363
哭哭啼啼
- 成語拼音:
- kū kū tí tí
- 成語解釋:
- 不停的哭泣。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這如今才好些,又這樣哭哭啼啼,豈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
364
烈烈轟轟
- 成語拼音:
- liè liè hōng hōng
- 成語解釋:
- 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形容事業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沁園春·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
365
歷歷落落
- 成語拼音:
- lì lì luò luò
- 成語解釋:
- 清清楚楚。指零亂不堪、參差不齊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15卷:“所謂一杖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使之歷歷落落,分明開去,莫要含糊。”
-
366
磊磊落落
- 成語拼音:
- lěi lěi luò luò
- 成語解釋:
- 一一分明的樣子。也形容胸懷坦蕩。
- 成語出處:
- 《古樂府·兩頭纖纖詩》:“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向曙星。”
-
367
落落穆穆
- 成語拼音:
- luò luò mù mù
- 成語解釋:
- 落落:冷落的樣子;穆穆:淡薄的樣子。形容待人冷淡。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澄傳》:“澄嘗謂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鋒太儁。'衍曰:'誠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
368
零零星星
- 成語拼音:
- líng líng xīng xīng
- 成語解釋:
- 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4卷:“于大郊見楊化零零星星收下好些包數銀子,卻不知有多少,心中動了火,思想要謀他的。”
-
369
林林總總
- 成語拼音:
- lín lín zǒng zǒng
- 成語解釋:
- 林林:樹木聚集成片的樣子;總總:全部匯集狀。形容人或事物繁多。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貞符》:“惟人之初,總總而生,林林而群。”
-
370
密密層層
- 成語拼音:
- mì mì céng c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回:“見那天羅地網,密密層層,各營門提鈴喝號,將那山圍繞的水泄不通。”
-
371
懵懵懂懂
- 成語拼音:
-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 成語解釋:
- 糊涂,不明事理。形容什么也不知道。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著缽盂,拑著釘鈀,與沙僧徑直回來。”
-
372
明明赫赫
- 成語拼音:
- míng míng hè hè
- 成語解釋:
- 形容光亮奪目,聲勢顯赫。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
373
扭扭捏捏
- 成語拼音:
- niǔ niǔ niē niē
- 成語解釋:
- 形容走路故作嬌態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說話、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四回:“那般嬌嬌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動。”
-
374
囁囁嚅嚅
- 成語拼音:
- niè niè rú rú
- 成語解釋:
- 猶言吞吞吐吐。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只得來見襄敏公。卻也囁囁嚅嚅,未敢一直說失去小衙內的事。”
-
375
勤勤懇懇
- 成語拼音:
- qín qín kěn kěn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人對事誠懇、熱情。亦指工作勤奮,一絲不茍。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
376
卿卿我我
- 成語拼音:
- qīng qīng wǒ wǒ
- 成語解釋:
- 形容男女相愛,十分親昵,情意綿綿。
- 成語出處:
- 孫犁《秀露集 讀》:“即如卿卿我我的文風,有時也在他的文章中,約略可見。”
-
377
日日夜夜
- 成語拼音:
- rì rì yè yè
- 成語解釋: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成語出處:
- 洪深《青龍潭》第二幕:“這里,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車的暈倒在水車上。”
-
378
是是非非
- 成語拼音:
- shì shì fēi fēi
- 成語解釋:
- 把對的認為是對的,把錯的認為是錯的。比喻是非、好壞分得非常清楚。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修身》:“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
379
生生世世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ēng shì shì
- 成語解釋:
- 指今生、來世以至永世。
- 成語出處:
- 《南史 王敬則傳》:“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復天王作因緣。”
-
380
生生死死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ēng sǐ sǐ
- 成語解釋:
- 猶言一輩子。指從生至死。
- 成語出處:
- 清 周亮工《書影》卷二:“寬復灑泣訴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儻伊父母必欲歸,且隨其主母起居耳。’”
* ABB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