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B開頭 (2716個)

    181

    半癡不顛

    成語拼音:
    bàn chī bù diān
    成語解釋:
    癡:呆傻;顛:同癲,瘋癲。裝瘋賣傻的意思。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歌重會珍珠衫》:“這婆子俐齒伶牙,能言快語,又半癡不顛的慣與丫環們打諢,所以上下都喜歡他。
    182

    匕鬯不驚

    成語拼音:
    bǐ chàng bù jīng
    成語解釋:
    匕:羹匙;鬯:古時用郁金草釀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廟祭祀不受驚擾。
    成語出處:
    唐 楊炯《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萬邦;束發登朝,匕鬯不驚于百里。”
    183

    邊塵不驚

    成語拼音:
    biān chén bù jīng
    成語解釋:
    邊:邊境;驚:震動。比喻邊境安定無戰事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上曰:‘隋煬帝勞百姓,筑長城以備突厥,卒無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晉陽而邊塵不驚,其為長城,豈不壯哉!’”
    184

    罷黜百家

    成語拼音:
    bā chù bǎi jiā
    成語解釋:
    罷黜:廢棄不用。原指排除諸子雜說,專門推行儒家學說。也比喻只要一種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贊》:“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185

    鞭長不及馬腹

    成語拼音: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成語解釋: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186

    不癡不聾,不成姑公

    成語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成語解釋: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涂
    成語出處:
    《南史·庾仲文傳》:“言‘仲文貴要異他尚書’,又云‘不癡不聾,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為異也。”
    187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

    成語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bù zuò ā jiā wēng
    成語解釋:
    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涂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92回:“又道‘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這個笑話,細細想去,卻很有意味。”
    188

    不癡不聾,不做家翁

    成語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bù zuò jiā wēng
    成語解釋:
    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涂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第224卷:“鄙諺有之‘不癡不聾,不為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189

    半籌不納

    成語拼音:
    bàn chóu bù nà
    成語解釋:
    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成語出處: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踐姑蘇臺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
    190

    半瞋半喜

    成語拼音:
    bàn chēn bàn xǐ
    成語解釋:
    瞋:通“嗔”,生氣。形容歡喜中又帶責備
    成語出處:
    《動搖》:“方太太的回答是半瞋半喜的一笑。”
    191

    不雌不雄

    成語拼音:
    bù cí bù xióng
    成語解釋:
    不陰不陽。指態度曖昧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9回:“合寄姐說了幾次,他又不雌不雄。”
    192

    不藏不掖

    成語拼音:
    bù cáng bù yē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93

    卑辭厚幣

    成語拼音:
    bēi cí hòu bì
    成語解釋:
    指言辭謙恭,禮物豐厚。參見“卑辭重幣”。
    成語出處:
    《新唐書 李抱真傳》:“抱真喜士,聞世賢者,必欲與之游,雖小善,皆卑辭厚幣數千里邀致之。”
    194

    百辭莫辯

    成語拼音:
    bǎi cí mò biàn
    成語解釋:
    用任何話語都無法辯白。
    成語出處:
    魯迅《準風月談·后記》:“被責難者處于時勢潮流之下,百辭莫辯,辯則反動更為證實。”
    195

    卑辭重幣

    成語拼音:
    bēi cí zhòng bì
    成語解釋:
    卑:謙恭;重:厚;幣:禮物。說謙虛的話,送厚重的禮。形容對人有所求。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
    196

    不打不成器

    成語拼音:
    bù dǎ bù chéng qì
    成語解釋:
    打:打磨,打造。不打造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沒出息
    成語出處:
    艾煊《大江風雷》第二部:“這孩子性子野,你不要姑息他,打、罵都可以,就是不要將就他。不打不成器……”
    197

    半懂不懂

    成語拼音:
    bàn dǒng bù dǒng
    成語解釋:
    不十分懂。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孔乙己》:“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198

    不毒不發

    成語拼音:
    bù dú bù fā
    成語解釋:
    不受凌辱就不能發奮圖強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你丈人搬調你渾家,故意的索休索離,大雪里趕你出去,男子漢不毒不發。”
    199

    變動不居

    成語拼音:
    biàn dòng bù jū
    成語解釋:
    指事物不斷變化,沒有固定的形態。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孔穎達疏:“言陰陽六爻更互變動,不恒居一體也。”
    200

    百動不如一靜

    成語拼音:
    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語解釋:
    指多動不如靜待有效。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尋思,百動不如一靜的。”
    * B開頭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