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開頭 (2716個)
-
141
拔本塞原
- 成語拼音:
- bá běn sè yuán
- 成語解釋:
- 本:樹根;原:根源。比喻背棄根本,或鏟除事物發生的根源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
142
蚌病生珠
- 成語拼音:
-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不得志而寫出好文章來。同“蚌病成珠”。
- 成語出處:
- 高燮《題蔡哲夫所繪沈孝則〈冰雪廬圖〉即步哲夫韻》:“嗟哉蚌病乃生珠,詩漸可讀消雄圖。”
-
143
不避湯火
- 成語拼音:
- bù bì tāng huǒ
- 成語解釋:
- 湯:沸水;火:戰火。指不畏兇險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
-
144
蹦蹦跳跳
- 成語拼音:
- bèng bèng tiào tiào
- 成語解釋:
- 精力充沛的充滿活力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老舍《正紅旗下》:“大黃狗馬上活躍起來,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
-
145
白板天子
- 成語拼音:
- bái bǎn tiān zǐ
- 成語解釋:
- 沒有國璽的皇帝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輿服志》:“晉中原亂沒胡,江左初無之,北方人呼晉家‘白板天子’。”
-
146
卑鄙齷齪
- 成語拼音:
- bēi bǐ wò chuò
- 成語解釋: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成語出處:
- 明 唐順之《答俞教諭》:“其于卑鄙齷齪越禮放法者,固未嘗敢有雷同隨俗之心,而其間尚可告語轉移者。”
-
147
百寶萬貨
- 成語拼音:
- bǎi bǎo wàn huò
- 成語解釋:
- 指大量珍寶財物。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尊隱》:“天下法宗禮,族歸心,鬼歸祀,大川歸道,百寶萬貨,人功精英,不翼而飛,府于京師。”
-
148
百般無賴
- 成語拼音:
- bǎi bān wú lài
- 成語解釋:
- 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 成語出處:
-
149
布被瓦器
- 成語拼音:
- bù bèi wǎ qì
- 成語解釋:
- 布縫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檢樸。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王良傳》:“(王良)在位恭儉,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
-
150
兵不污刃
- 成語拼音:
- bīng bù wū rèn
- 成語解釋:
- 猶兵不血刃。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論捕賊行賞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
-
151
白璧微瑕
- 成語拼音:
- bái bì wēi xiá
- 成語解釋:
- 璧:中間有孔的扁圓形玉器;瑕:玉上的斑點。潔白的玉上的小斑點。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處;美中不足。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統《序》:“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
-
152
白璧無瑕
- 成語拼音:
- bái bì wú xiá
- 成語解釋:
- 璧:古代玉器;扁圓形;中間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潔白的玉器上沒有一點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無缺點。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3卷:“問:‘不曾博覽空王教略,借玄機試道看。’師曰:‘白璧無暇,卞和刖足。’”
-
153
彬彬文質
- 成語拼音:
- bīn bīn wén zhì
- 成語解釋:
- 彬彬:配合諧調。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知本末,重綱常,彬彬文質好行藏。”
-
154
拜把兄弟
- 成語拼音:
- bài bǎ xiōng dì
- 成語解釋:
- 朋友結為異姓兄弟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老陶感激他,和他結了拜把兄弟。”
-
155
兵不血刃
- 成語拼音:
- bīng bù xuè rèn
- 成語解釋:
- 兵:兵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血。指未經激烈的流血戰斗就取得了勝利。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義,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
156
百不一存
- 成語拼音:
- bǎi bù yī cún
- 成語解釋:
- 一百個里面沒有留下一個。表示喪失殆盡。
- 成語出處:
- 北周 宇文逌《序》:“昔在陽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亂,百不一存。”
-
157
百不一貸
- 成語拼音:
- bǎi bù yī dài
- 成語解釋:
- 猶言無一寬免。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酷吏傳 來俊臣》:“后信之,詔于麗景門別置獄,敕俊臣等顓按事,百不一貸。”
-
158
褒貶與奪
- 成語拼音:
- bāo biǎn yǔ duó
- 成語解釋:
- 與奪:給予或奪取。指對人或事物給予贊揚或批評。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外篇自敘》:“每見世人有好論人物者,比方倫匹,未必當允,而褒貶與奪,或失準格。”
-
159
兵不由將
- 成語拼音:
- bīng bù yóu ji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指揮。
- 成語出處:
- 明·徐渭《續英烈傳》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風大呼縱擊。南兵亂慌慌,只覺風聲皆兵,哪里還敢戀戰。遂兵不由將,將不顧兵,各各奔潰。”
-
160
不拔一毛
- 成語拼音:
- bù bá yī m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吝嗇
- 成語出處:
- 宋 秦觀《浩氣傳》:“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愛者至于摩頂放踵。”
* B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