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民什么什么的成語
-
1
與民更始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gēng shǐ
- 成語解釋:
- 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開端。指除舊布新。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朕嘉唐虞而樂殷周,據舊以鑒新。其赦天下,與民更始。”
-
2
與民除害
- 成語拼音:
- yǔ hǔ chú hài
- 成語解釋:
- 替百姓除禍害。
- 成語出處:
-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丞相銜奉國威,為民除害,元惡大憝,心當梟夷。”
-
3
與民同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tóng lè
- 成語解釋:
-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后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今王四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
4
與民同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tóng yōu
- 成語解釋:
- 憂:憂患。與人民共憂患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詣匭疏》:“豈上位務在鎮靜,不須與民同憂也?”
-
5
與民偕樂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xié lè
- 成語解釋:
- 君王與百姓休戚與共,同享歡樂。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游樂,共享幸福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
-
6
與民休息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xiū xī
- 成語解釋:
- 與:幫助;休息:修養生息。幫助人民休養生息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昭帝紀》:“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 與民、與民什么什么、與民什么什么的成語、與民xx的成語、與民**的成語、與民()()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