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無成的成語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員的官運很不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順利,因此他常常出去散心。有一天,他來到了京國寺,晚上便寄宿在寺里。半夜,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老和尚對他說:你已經做了三世人了,三世都在做碌官。他聽了老和尚的這番話,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這三世都是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夢醒后,他就下定決心再也不在宦海中浮沉。
一事無成的解釋
- 成語名稱:
- 一事無成
- 成語拼音:
- yī shì wú chéng
- 成語解釋:
- 連一樣事情都沒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 典故出處:
-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 成語例句:
- 員乃投鏡于地,痛哭曰:“一事無成,雙鬢已斑,天乎,天乎!”(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
- 一事無成的詳細解釋
* 一事無成的故事: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官員的官運很不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順利,因此他常常出去散心。有一天,他來到了京國寺,晚上便寄宿在寺里。半夜,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老和尚對他說:你已經做了三世人了,三世都在做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