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磷不緇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遭到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先后在衛國、宋國等沒受到重視,在赴晉的途中,子路勸他不要去投奔趙鞅這種小人,孔子相信自己是君子,會“磨而不磷,涅而不緇”,不會玷污自己的名聲的。 【出處】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語出《論語·陽貨》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言至堅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雖在濁亂,濁亂不能污。” 【解釋】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為人 【近義詞】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成語名稱:
- 不磷不緇
- 成語拼音:
- bù lín bù zī
- 成語解釋:
- 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
- 典故出處:
- 語出《論語 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言至堅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君子雖在濁亂,濁亂不能污。”
- 成語例句:
- 趙公得罪,門下士往往畏匿改事,獨公不磷不緇,如趙公在時。★宋·葉適《提刑檢詳王公墓志銘》
- 不磷不緇的詳細解釋
* 不磷不緇的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遭到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先后在衛國、宋國等沒受到重視,在赴晉的途中,子路勸他不要去投奔趙鞅這種小人,孔子相信自己是君子,會“磨而不磷,涅而不緇”,不會玷污自己的名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