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緇怎么讀 緇的意思

    “緇”字共有1個讀音: [zī]  
    緇
    漢字
    讀音 [zī]
    注音
    部首 [纟]  絞絲旁
    筆畫 總筆畫:11 部外:8
    異體字 ? ?? ??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繁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F01
    其它編碼 五筆:xvlg 倉頡:vmvvw 鄭碼:zzki 四角:22163
    筆順編碼 55155525121
    筆順筆畫 フフ一フフフ丨フ一丨一
    筆順名稱 撇折 撇折 提 撇點 撇點 撇點 豎 橫折 橫 豎 橫

    緇字的意思

    黑色:緇衣。

    緇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緇)

    zī ㄗˉ

     ◎ 黑色:緇衣。緇帷。緇素(a.黑和白;b.借指僧人和俗人,因僧尼穿黑衣,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緇黃(指和尚與道士)。

    英語 black silk

    法語 (noir)?

    緇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緇 zī

    〈形〉

    (1) (形聲。從糸( mì),甾( zī )聲。糸,細絲,可以染上各種顏色。本義:帛黑色) 同本義 [silks black]

    緇,帛黑色也。——《說文》

    緇衣之宜兮。——《詩·鄭風·緇衣》

    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韓非子·說林下》

    素衣雖成緇,不為京路塵。——陸游《自小云頂上云頂寺》

    (2) 又如:緇布(黑色的布帛);緇衣(本為古代用黑色的布帛做的朝服,后借以泛稱黑色衣服;僧尼所穿青黑色的衣服);緇林(僧人聚集之處。緇,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

    詞性變化


    緇 zī

    〈名〉

    (1) 僧侶 [monks and priests]

    游食緇黃,往來寄宿。——《聊齋志異》

    (2) 又如:緇錫(僧人);緇子(和尚);緇林(僧界,僧眾);緇徒(僧侶)

    (3) 黑色僧服。亦指僧侶或作僧侶 [robes of monks]

    自此更姓改名,削發披緇,去了。——《儒林外史》

    (4) 又如:緇服(僧服);緇衲(僧衣。借指僧侶);緇錫(僧衣錫杖。僧人所用)

    緇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緇【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音菑。《說文》帛黑色。《博雅》緇謂之皁。《釋名》緇,滓也。泥緇黑色者曰滓,此色然也。《詩·鄭風》緇衣之宜兮。《傳》緇,黑色。《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七入爲緇。《註》緅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

    又《正韻》旨而切,音枝。義同。

    又《集韻》側幾切,音??。《韻會》壯仕切,音滓。《前漢·班固敘傳》涅而不緇。《註》師古曰:合韻音上聲。

    又《集韻》側吏切,音胾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緇【卷十三】【糸部】

    帛黑色。從糸甾聲。側持切

    說文解字注

    (緇)帛黑色也。黑者、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考工記。三入爲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鄭注曰。玄色者、在緅緇之閒。其六入者與。從糸。??聲。側持切。一部。按玉藻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注。純當爲緇。古文緇字、或作糸旁才。又周禮媒氏純帛注。純實緇字也。古緇以才爲聲。祭統王后蠶於北郊以供純服注。純以見繒色。論語今也純。鄭讀爲緇。鄭意今之?字、俗譌爲純耳。然則許書當爲?篆。解云古文緇。從糸、才聲。而缺者、豈從今書不從故書之例與。

    緇字組詞

    緇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緇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