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大軍到咸陽后,進入秦宮探看。但見宮室華麗,各處室物不計其數,都是他從未見到過的。每到一處,許多美麗的宮人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興味也越來越濃。于是,打算就住在宮內享受一番。劉邦的部將樊噲發現劉邦要住在宮中,問他說:“沛公(指劉邦)是想有天下呢,還是只想當一個富家翁呢?”劉邦回答說:“我當然想有天下。”樊噲真誠地說:“臣進入秦宮里,見到里面的珍奇財寶不可勝數,后宮中美人數以千計、這些都是導致秦朝滅亡的東西啊。望沛公迅速返回霸上,千萬不要留在宮中。”劉邦對樊噲的勸諫不以為然,還是準備住在宮中。謀士張良知道這件事后,對劉邦說:“秦王無道,百姓造反,打敗了秦軍,沛公才能來到這里。您為天下除掉害民的暴君,理應克勤克儉。如今剛入秦地,就想享樂。俗語說:‘忠誠正直的勸告往往不順耳,但有利于行為;含毒的藥吃的時候很苦,但有利于疾病。’望沛公聽從樊噲的忠告。”劉邦聽了,終于醒悟過來,馬上下令府庫封起來,關掉宮門,隨即率軍返回霸上。
忠言逆耳的解釋
- 成語名稱:
- 忠言逆耳
- 成語拼音:
- zhōng yán nì ěr
- 成語解釋:
- 誠懇的勸告聽起來不舒服。逆:不順。
- 典故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 成語例句:
- 煙館里的人,都看這人來歷不明,勸他不要與那人要好,卻是忠言逆耳,哪里聽得。(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 忠言逆耳的詳細解釋
* 忠言逆耳的故事:公元前207年,劉邦率大軍到咸陽后,進入秦宮探看。但見宮室華麗,各處室物不計其數,都是他從未見到過的。每到一處,許多美麗的宮人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興味也越來越濃。于是,打算就住在宮內享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