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鞀建鐸的成語故事
大禹統治時期,他在住地附近設置鐘、鼓、磬、鐸、鞀五種樂器,并規定四方的賢人如何使用:傳道的人擊鼓,諭義的就敲鐘,告事的就振鐸,講憂慮的就敲磬,有冤獄的就搖鞀。于是大禹就憑聽這五種聲音而處理。
- 成語名稱:
- 懸鞀建鐸
- 成語拼音:
- xuán táo jiàn duó
- 成語解釋:
- 指聽取臣民意見。
- 典故出處:
- 語出《淮南子 氾論訓》:“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置鞀,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
- 成語例句:
- 清·馮桂芬《校岎廬抗議》自序:“民隱不上達,而始知圣人懸鞀建鐸,庶人傳語之法善也。”
- 懸鞀建鐸的詳細解釋
* 懸鞀建鐸的故事:大禹統治時期,他在住地附近設置鐘、鼓、磬、鐸、鞀五種樂器,并規定四方的賢人如何使用:傳道的人擊鼓,諭義的就敲鐘,告事的就振鐸,講憂慮的就敲磬,有冤獄的就搖鞀。于是大禹就憑聽這五種聲音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