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鐸怎么讀 鐸的意思

    “鐸”字共有1個讀音: [duó]  
    鐸
    漢字
    讀音 [duó]
    注音 ㄉㄨㄛˊ
    部首 [钅]  金字旁
    筆畫 總筆畫:10 部外:5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繁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4CE
    其它編碼 五筆:qcfh|qcgh 倉頡:opeq 鄭碼:pxbi 四角:87754
    筆順編碼 3111554112
    筆順筆畫 ノ一一一フフ丶一一丨
    筆順名稱 撇 橫 橫 橫 豎提 橫撇/橫鉤 捺 橫 橫 豎

    鐸字的意思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或有戰事時用的大鈴:木鐸。鈴鐸。振鐸。

    鐸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鐸)

    duó ㄉㄨㄛˊ

     ◎ 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于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鈴鐸。鐸舞。

    英語 bell; surname

    法語 grosse cloche

    鐸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鐸 duó

    〈名〉

    (1) (形聲。本義:大鈴)

    (2) 同本義 [big bell]

    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徇以木鐸。——《周禮·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子·泛論》

    (3) 又如:鐸語(祭祀神靈時,用鐸聲節歌舞以祭);鐸頭瘟(呆瘟神)

    (4) 掛在牛馬頸下或屋檐下的小鈴 [small bell]

    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洛陽伽藍記》

    詞性變化


    鐸 duó

    〈動〉

    刺;啄 [stick;peck]

    你還把熱舌頭鐸我!——《西游記》

    鐸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鐸【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度。《說文》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玉篇》所以宣敎令也。《釋名》鐸,度也。號令之限度也。《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敎。《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註》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衆。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

    又《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註》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又牛鐸。《世說》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聲,及掌樂,音未調,曰得趙賈牛鐸則諧矣。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又《開元遺事》宮中簷閒縣碎玉片,風搖如環珮聲,名占風鐸。

    又地名。《左傳·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受鐸。《註》受鐸,晉地,在汾北。

    又國名。《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註》鐸辰,留吁之屬。

    又宮名。《左傳·哀三年》司鐸火。《註》司鐸,宮名。

    又姓。《左傳·成十八年》鐸遏??爲上軍尉。《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註》楚太傅鐸椒也。

    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

    又《昭十三年》司鐸射。《註》魯大夫。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鐸【卷十四】【金部】

    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從金睪聲。徒洛切

    說文解字注

    (鐸)大鈴也。??人。以金鐸通??。注。鐸、大鈴也。謂鈴之大者。說者謂軍法所用金鈴金舌、謂之金鐸。施令時所用金鈴木舌、則謂之木鐸。按大司馬職曰振鐸。又曰摝鐸。鄭謂摝、掩上振之。鐸之制同鈴。從金。睪聲。徒洛切。五部。軍灋。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見大司馬職。

    鐸字組詞

    鐸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鐸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