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死如歸的成語故事
1904年秋瑾不顧丈夫的阻撓,變賣首飾東渡日本,結識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她加盟孫中山的同盟會。1906年她帶領由留日學生組成的敢死隊回國,任大通學堂督辦。后因徐錫麟起義失敗而被捕,臨刑前說“革命黨人不怕死,欲殺便殺”。
- 成語名稱:
- 視死如歸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rú guī
- 成語解釋: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典故出處:
-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 成語例句:
- 我們已經是視死如歸,我們大踏步地走著我們的大路。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詩
- 視死如歸的詳細解釋
* 視死如歸的故事:1904年秋瑾不顧丈夫的阻撓,變賣首飾東渡日本,結識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她加盟孫中山的同盟會。1906年她帶領由留日學生組成的敢死隊回國,任大通學堂督辦。后因徐錫麟起義失敗而被捕,臨刑前說“革命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