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猶不及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孔子說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 成語名稱:
- 過猶不及
- 成語拼音:
- guò yóu bù jí
- 成語解釋:
- 事情做過了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 典故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 成語例句:
- 據老夫看來:這是“過猶不及”。大約兩耳過長,反覺沒用。(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
- 過猶不及的詳細解釋
* 過猶不及的故事: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孔子說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