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犬不寧的成語故事
公元805年,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做司馬,他目睹了民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局面,寫了一篇《捕蛇者說》。該散文描述一個捕蛇者寧愿冒著生命危險捕蛇,也不愿種地,因為貪官污吏們搞得當地雞犬不寧。
- 成語名稱:
- 雞犬不寧
- 成語拼音:
- jī quǎn bù níng
- 成語解釋:
- 寧:安寧。連雞狗都不得安寧;形容騷擾得十分厲害。
- 典故出處: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 成語例句:
- 你弟兄窩藏強盜,鬧了兩座軍州,自去落草。官府著落地方搜緝,攪得雞犬不寧!(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十六回)
- 雞犬不寧的詳細解釋
* 雞犬不寧的故事:公元805年,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做司馬,他目睹了民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局面,寫了一篇《捕蛇者說》。該散文描述一個捕蛇者寧愿冒著生命危險捕蛇,也不愿種地,因為貪官污吏們搞得當地雞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