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綱五常的成語 (3個)
-
1
三綱五常
- 成語拼音: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成語解釋:
- 指我國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提倡的倫理道德。三綱;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 、智、信。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
-
2
綱常名教
- 成語拼音:
- gāng cháng míng jiào
- 成語解釋:
- 綱常:三綱五常;名教:封建禮教。指維護封建制度而設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規范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7回:“因思臣一身,一女之事小,而綱常名教之事大,故正色拒之。”
-
3
綱常掃地
- 成語拼音:
- gāng cháng sǎo dì
- 成語解釋:
- 綱常:三綱五常;掃地:比喻破壞無余。指綱紀、人倫等封建倫理道德破壞無余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7回:“史臣有《仇牧贊》云:‘世降道斁,綱常掃地。堂簾不隔,君臣交戲。’”
* 關于三綱五常的成語 形容三綱五常的成語 描述三綱五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