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是不的成語 (194個)

    101

    神工鬼斧

    成語拼音:
    shén gōng guǐ fǔ
    成語解釋:
    鬼神制作出來的。形容藝術技藝高超,人力所能達到的。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六卷:“二樹畫梅,題七古一篇,疊‘須’字韻八十余首,神工鬼斧,愈出愈奇。”
    102

    說來話長

    成語拼音:
    shuō lái huà cháng
    成語解釋:
    表示事情很復雜,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大愉快的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6回:“說來話長。五年前我們老娘家里做生日,媽和我們到那里與老娘拜壽。”
    103

    神龍見首見尾

    成語拼音: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成語解釋:
    談詩的神韻,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透。
    成語出處:
    清 趙執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
    104

    說時遲,那時快

    成語拼音:
    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成語解釋:
    小說中的常用套語。意指事情發生的速度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
    105

    私相授受

    成語拼音:
    sī xiāng shòu shòu
    成語解釋:
    公開的給予和接受。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交與你執著,才有個憑據,你才放心。那有我兩個人私相授受的呢?”
    106

    兔絲燕麥

    成語拼音:
    tù sī yàn mài
    成語解釋:
    兔絲:菟絲子。菟絲絲,燕麥麥。比喻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魏書 李崇傳》:“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哉?”
    107

    滔滔者天下皆

    成語拼音: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成語解釋:
    滔滔:連續斷的樣子。洪水彌漫,遍地都。比喻社會普遍紛亂。比喻低下的人或良風氣比比皆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滔滔者天下皆也,而誰以易之。”
    108

    啼笑皆非

    成語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成語解釋:
    哭也;笑也。形容人的行為既令人感到難堪;又令人覺得可笑。皆非:都
    成語出處: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笑啼皆敢,方驗作人難。”
    109

    望塵僄聲

    成語拼音:
    wàng chén bù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聽見風就雨,辨事情的虛實真偽。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賢難》:“且閭閻凡品,何獨識哉?茍望塵僄聲而已矣。”
    110

    誤落風塵

    成語拼音:
    wù luò fēng chén
    成語解釋:
    誤:有意的;風塵:娼妓生活。指被迫從事娼妓生活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可僯一片無瑕玉,誤落風塵花柳中。”
    111

    由衷

    成語拼音:
    xìn bù yóu zhōng
    成語解釋:
    信:誠實;衷:內心。誠實出于內心。比喻假意敷衍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信由衷,質無益也。”
    112

    學非所用

    成語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
    成語解釋:
    所學的所應用的,所應用的所學的。比喻學習與實踐相脫節。
    成語出處:
    《后漢書·張衡傳》:“必也學非所用,術有所仰,故臨川將濟,而舟楫存焉。”
    113

    學非所用,用非所學

    成語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語解釋:
    所學的實際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沒有學。指學和用脫節背離
    成語出處:
    《明史·葉伯巨傳》:“比到京師,而除官多以貌選,所學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學。”
    114

    弦外之音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成語解釋:
    原指音樂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明說出來的意思。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故言盡而意亦止,絕無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115

    弦外之意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zhī yì
    成語解釋:
    弦:樂器上發音的絲線。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明說出來的意思。
    成語出處:
    《南史 范曄傳》:“其中體趣,言之可盡。弦外之意,虛響之音,知所從而來。”
    116

    行坐

    成語拼音:
    xíng zuò bù ān
    成語解釋:
    行:走。走也,坐也。形容心情焦躁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瑜聞大驚,行坐安。”
    117

    由衷

    成語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語解釋:
    由:從;衷:內心。話從內心發出來的;即說的話出于真心實意;指心口一。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三年》: 信由中,質無益也。楊伯峻注:“人言為信,中同衷。”
    118

    有根有據

    成語拼音:
    yǒu gēn yǒu jù
    成語解釋:
    有根據,憑空捏造
    成語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八回:“鄭恩聽了這一席話,欲待信,這賣油梆子現在,他掐算出來的,似乎有根有據,怎么信?”
    119

    冤家可解可結

    成語拼音:
    yuān jiā kě jiě bù kě jié
    成語解釋:
    佛教主張結下冤仇的雙方最好化解冤仇,要結仇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5回:“但冤家可解可結,莫若只早早的做了親,使他空費了一番心機,強似撻之于市。”
    120

    一木難扶

    成語拼音:
    yī mù nán fú
    成語解釋:
    大樓將要倒塌,一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比喻崩潰的形勢一個人所能挽救的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巨聞:‘大廈將傾,一木難扶。’目今庫藏空虛,民日生怨,軍心俱離,總有良將。”
    * 關于不是不的成語 形容不是不的成語 描述不是不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