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是不的成語 (194個)

    141

    分皂白

    成語拼音:
    bù fēn zào bái
    成語解釋:
    皂:黑色。分黑白。比喻非曲直;問情由。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桑柔》:“匪言能,胡斯畏忌。”漢 鄭玄箋:“胡之言何也,賢者見此事之非,非能分別皂白言之于王也。”
    142

    管三七二十一

    成語拼音:
    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語解釋:
    顧一切,非情由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左手交銀,右手交人,若三日沒有來時,老身也管三七二十一,公子公子,一頓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143

    白黑

    成語拼音:
    bái hēi bù fēn
    成語解釋:
    比喻清濁混亂,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今賢肖渾淆,白黑分,邪正雜糅,忠讒并進。”
    144

    白黑顛倒

    成語拼音:
    bái hēi diān dǎo
    成語解釋:
    顛倒:錯亂。指白黑分、非顛倒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列女傳 楚成鄭瞀》:“王明察,遂辜無罪,白黑顛倒,上下錯謬也。”
    145

    可思議

    成語拼音:
    bù kě sī yì
    成語解釋:
    佛教用語;指神秘奧妙。可用心意思忖;也能用言語表達。后形容對事物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很難理解。
    成語出處:
    《維摩詰經 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可思議。”慧遠義記:“思據心,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及,故名為可思議。”
    146

    白首同歸

    成語拼音:
    bái shǒu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歸:歸向、歸宿。一直到頭發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誼長久,始終渝。后用“白首同歸”,表示都老人而同時去世。
    成語出處:
    晉·潘岳《金谷集作詩》:“春榮誰慕,歲寒良獨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147

    百依百順

    成語拼音:
    bǎi yī bǎi shùn
    成語解釋:
    依:依從;順:順從。事事都依從別人。形容一味順從而非。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做爺娘的百依百順,沒一事違拗了他。”
    148

    半疑半信

    成語拼音:
    bàn yí bàn xìn
    成語解釋: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能肯定。
    成語出處: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筑城猶嵯峨。”
    149

    表壯如里壯

    成語拼音: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成語解釋:
    外表好看,如里面結實。比喻妻子能夠治家,就丈夫的好幫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常言道:‘表壯如里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么?”
    150

    殘圭斷璧

    成語拼音:
    cán guī duàn bì
    成語解釋:
    殘缺全的圭璧。指雖然殘缺卻很珍貴的東西。
    成語出處:
    宋 樓鑰《跋傅夢良所藏山谷書漁父詩》:“書既刊諸石,此雖僅得三分之一,殘圭斷璧要自可寶。”
    151

    瘡痍彌目

    成語拼音:
    chuāng yí mí mù
    成語解釋:
    瘡痍:創傷;彌:滿。比喻觸目皆天災人禍,窮困流離,民聊生的景象
    成語出處:
    李大釗《大哀篇》:“大亂之后,滿地兵燹,瘡痍彌目,民生凋敝,亦云極矣。”
    152

    獨立王國

    成語拼音:
    dú lì wáng guó
    成語解釋:
    指主權完整的國家。比喻受上級或制度約束,自行其的地區、部門或單位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8章:“所謂政治分會與北洋軍閥的巡閱使毫沒有區別,目的在于割據一方,形成獨立王國。”
    153

    斗筲之人

    成語拼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成語解釋: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容量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樣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亦用為自謙之詞。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54

    疊嶂層巒

    成語拼音:
    dié zhàng céng luán
    成語解釋:
    嶂:形勢高險像屏障的山。層:重。巒:就連著的山。形容山巒重疊,連綿斷。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疊嶂層巒,點點蒼苔鋪翡翠。”
    155

    諱樹數馬

    成語拼音:
    huì shù shù mǎ
    成語解釋: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為郎中令,書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者與尾當五,今乃四,足一。上譴死矣!’甚惶恐。其為謹慎,雖他皆如。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慶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漢
    成語出處: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為郎中令,書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者與尾當五,今乃四,足一。上譴死矣!’……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慶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
    156

    己溺己饑

    成語拼音:
    jǐ nì jǐ jī
    成語解釋: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以如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自己可推卸的責任。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以如其急也。”
    157

    涇渭同流

    成語拼音:
    jīng wèi tóng liú
    成語解釋:
    涇渭:涇水、渭水。比喻非、好壞
    成語出處:
    唐·王勃《上劉右相書》:“夫豈知世終異數,涇渭同流。”
    158

    零打碎敲

    成語拼音:
    líng dǎ suì qiāo
    成語解釋:
    指一項工作能有計劃的一氣完成;而斷斷續續地去做。也指零星消滅。
    成語出處:
    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兩個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糧食運出去,以高價出售。”
    159

    摸棱兩可

    成語拼音:
    mō léng liǎng kě
    成語解釋:
    握持棱角,兩端皆可。比喻遇事決斷可否,
    成語出處:
    《舊唐書·蘇味道傳》:“處事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摸棱以持兩端可矣。”
    160

    盲人摸象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語解釋:
    佛經故事;傳說幾個盲人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大象;因此各人所說一;爭論休。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面;看問題片面。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 關于不是不的成語 形容不是不的成語 描述不是不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