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留余地的成語 (9個)
-
1
不留余地
- 成語拼音:
- bù liú yú dì
- 成語解釋:
- 說話、辦事走極端;沒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11卷:“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
2
竭澤而漁
- 成語拼音:
- jié zé ér yú
- 成語解釋:
- 竭:弄盡;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也比喻殘酷榨取。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
3
斬盡殺絕
- 成語拼音:
- zhǎn jìn shā jué
- 成語解釋:
- 斬:砍斷;盡、絕:完。全部殺掉;一個也不留。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四折:“將秦國二將活挾將來了,將眾兵斬盡殺絕也。”
-
4
趕盡殺絕
- 成語拼音:
- gǎn jìn shā jué
- 成語解釋:
- 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
5
竭澤焚藪
- 成語拼音:
- jié zé fén sǒu
- 成語解釋:
- 竭:排水。藪: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魚,燒光草野捉獸。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可,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非長術也。”
-
6
逼人太甚
- 成語拼音:
- bī rén tài shèn
- 成語解釋:
- 逼:逼迫;甚:超過。指對人逼迫不留余地
- 成語出處:
- 清 王韜《淞濱瑣話 記雙烈》:“潛行反間之謀,洵逼人太甚!”
-
7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 成語拼音:
- 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
- 成語解釋:
- 竭:使……干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 成語出處:
- 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鉆燧取火,構木為臺,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
8
河涸海干
- 成語拼音:
- hé hé hǎi gàn
- 成語解釋:
- 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窮盡、徹底,不留余地。
- 成語出處:
- 《三峽五義》第五五回:“誰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他說菜是剩下的,酒是渾的,壇子也摔了,盤子碗也砸了,還罵了個河涸海干。”
-
9
得饒人處且饒人
- 成語拼音:
- 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
- 成語解釋:
- 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余地。
- 成語出處:
- 《唾玉集·常談出處》:“蔡州褒信縣有道人式棋,常饒人先,其詩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 關于不留余地的成語 形容不留余地的成語 描述不留余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