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知恥的成語 (16個)
-
1
恬不知愧
- 成語拼音:
- tián bù zhī kuì
- 成語解釋:
- 見“恬不知恥”。
- 成語出處:
- 清·閻爾梅《房琯論》:“軍法,大將失律者,斬。琯失律,宜斬;不斬而罷,已屬非法,尚恬不知愧,賓客盈門。”
-
2
恬不知羞
- 成語拼音:
- tián bù zhī xiū
- 成語解釋:
- 見“恬不知恥”。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凇隱漫錄·馮佩伯》:“特不解當時婦女,何以恬不知羞,豈真叔寶全無心肝者哉?”
-
3
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 成語解釋:
- 不知道人世間還有羞恥之事。形容恬不知恥。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與高司諫書》:“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
4
寡廉鮮恥
- 成語拼音: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成語解釋:
- 寡、鮮:少;廉:廉潔;不貪污;恥:羞愧;羞恥。原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5
恬不知恥
- 成語拼音:
- tián bù zhī chǐ
- 成語解釋:
- 指對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為安然處之;不以為恥。恬:安然、滿不在乎。
- 成語出處:
- 宋 呂祖謙《東萊博議 衛禮至殺邢國子》:“衛禮至行險僥幸而取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于銘,以章示后。”
-
6
無恥下流
- 成語拼音:
- wú chǐ xià liú
- 成語解釋:
- 無恥:不知恥辱;下流:引起性欲或繪聲繪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恥,低級下流
- 成語出處:
-
7
無恥之徒
- 成語拼音:
- wú chǐ zhī tú
- 成語解釋:
- 不知恥辱或不要臉的人
- 成語出處:
-
8
不以為恥
- 成語拼音:
- bù yǐ wéi chǐ
- 成語解釋:
- 不認為是可恥。指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鄧析子 轉辭》:“今掛劓不以為恥,斯隊之所以亂多治少也。”
-
9
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無恥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
10
厚顏無恥
- 成語拼音:
- hòu yán wú chǐ
- 成語解釋:
- 顏:臉面;臉皮。臉皮厚;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薛荔蒙恥。”
-
11
鮮廉寡恥
- 成語拼音:
- xiān lián guǎ chǐ
- 成語解釋:
- 無廉潔之操守且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宋·李綱《建炎進退志總敘上之上》:“朝廷不復敦尚名節,故士大夫鮮廉寡恥,不知君臣之義。”
-
12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 成語拼音:
- 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
- 成語解釋:
- 恥:恥辱;榮:榮耀。不認為是可恥,反而認為是榮耀。指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對于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
13
荒淫無恥
- 成語拼音:
- huāng yín wú chǐ
- 成語解釋: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徐遲《狂歡之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
14
厚皮老臉
- 成語拼音:
- hòu pí lǎo liǎn
- 成語解釋:
- 指人臉皮厚,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錢鐘書《圍城》:“想不到外國去了一趟,學得這樣厚皮老臉,也許混在鮑小姐那一類女朋友里訓練出來的。”
-
15
狗茍蠅營
- 成語拼音:
- gǒu gǒu yíng yí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了名利不擇手段,象蒼蠅一樣飛來飛去,象狗一樣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宋 文天祥《御試策一道》:“牛維馬縶,狗茍蠅營,患得患失,無所不至者,無怪也。”
-
16
全無心肝
- 成語拼音:
- quán wú xīn g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知羞恥。
- 成語出處:
- 《南史 陳紀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無心肝。’”
* 關于不知恥的成語 形容不知恥的成語 描述不知恥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