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知的成語 (278個)

    61

    成語拼音:
    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
    成語解釋:
    舊時俗語。指認識一個人容易,但要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很困難。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哥也,心,你道無二心呵。”
    62

    成語拼音:
    zhī yī bù zhī shí
    成語解釋:
    道事物的一個方面而了解全面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結和》:“秦進取之利,而鴻門之難,是以十也。”
    63

    其一,未其二

    成語拼音:
    zhǐ zhī qí yī,wèi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形容了解的情況全面。同“只其一,其二”。
    成語出處: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只其一,未其二。你說,咱們先買地,后蓋房呢,還是先蓋了房子后買地?”
    64

    深淺

    成語拼音:
    bù zhī shēn qiǎn
    成語解釋:
    形容懂得事情的利害。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抑且水蕩坡塘,深淺。”
    65

    天高地厚

    成語拼音: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成語解釋:
    了解事物的復雜性,形容狂妄無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如今年過非,想起幼年這些天高地厚的話來,真覺愧悔。”
    66

    言者

    成語拼音:
    yán zhě bù zhī
    成語解釋:
    謂多言多語的人缺乏智能。
    成語出處:
    《老子》:“言,言者。”河上公注:“者貴行貴言也。駟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
    67

    二五而未識于十

    成語拼音: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只道某一方面,而道綜合全面地看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峻《辯命論》:“同三者,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二五而未識于十。”
    68

    輕重

    成語拼音:
    bù zhī qīng zhòng
    成語解釋:
    輕重:分量大小。明事理,行事冒昧
    成語出處:
    戰國 秦 呂韋《呂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輕重也。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
    69

    ,鬼

    成語拼音:
    rén bù zhī,guǐ bù jué
    成語解釋: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覺。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鬼覺,天來高,地來厚。”
    70

    飽漢餓漢饑

    成語拼音:
    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
    成語解釋:
    飽:吃足;饑:饑餓。比喻處境好的人,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5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餓人饑。”
    71

    飽人餓人饑

    成語拼音:
    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
    成語解釋:
    飽:吃足;饑:饑餓。比喻處境好的人,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5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餓人饑!”
    72

    一無所

    成語拼音:
    yī wú suǒ zhī
    成語解釋:
    一:都;全。什么都道;懂。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悲哉行》:“朝從博徒飲,暮有娼樓期……聲色狗馬外,其余一無。”
    73

    所為

    成語拼音:
    mò zhī suǒ wéi
    成語解釋:
    道怎幺辦好,形容激動得怎幺辦。亦作“莫所謂”。
    成語出處:
    《晉書·王廙傳》:“是時溫將廢海西公,百僚震栗,溫亦色動,莫所為。”
    74

    成語拼音: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成語解釋:
    指形跡隱秘,為人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覺,天來高地來厚。”
    75

    螳臂當車

    成語拼音:
    táng bì dāng chē
    成語解釋:
    螳螂奮舉前腿來擋住車子前進;道它的力量根本勝任。比喻自量力地去做辦到的事;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人間世》:“汝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勝任也。”
    76

    所措

    成語拼音:
    wǎng zhī suǒ cuò
    成語解釋:
    罔:道。措:安置、處置。道怎幺處理好。多指對突然發生的情況無法應付。亦作“罔所厝”。
    成語出處:
    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惶惑發狂,罔所措。”
    77

    欲人勿,莫若勿為

    成語拼音:
    yù rén wù zhī,mò ruò wù wéi
    成語解釋:
    想要別人道,如自己去做(多指壞事)。
    成語出處:
    《漢書 枚乘傳》:“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莫若勿為。”《晉書 苻堅載記上》:“諺曰:‘欲人勿,莫若勿為。’聲無細而弗聞,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謂也。”
    78

    成語拼音:
    bù shí bù zhī
    成語解釋:
    沒有多少識。舊喻民風淳樸。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堯乃微服游于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順帝之則。’”
    79

    識高低

    成語拼音:
    bù shí gāo dī
    成語解釋:
    識:道,認識。指說話或做事深淺、輕重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1回:“你這小畜生,識高低!看棍!”
    80

    識人間有羞恥事

    成語拼音:
    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成語解釋:
    道人世間還有羞恥之事。形容恬恥。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高司諫書》:“是足下人間有羞恥事爾。
    * 關于不知的成語 形容不知的成語 描述不知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