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知的成語 (278個)

    101

    賤骨頭

    成語拼音:
    jiàn gǔ tóu
    成語解釋:
    自尊、羞恥或好歹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人太生嬌俏了,可心就嫉妒。鳳丫頭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爭鋒吃醋的。可是個賤骨頭。”
    102

    全能

    成語拼音:
    quán zhī quán néng
    成語解釋:
    無所,無所能。
    成語出處:
    郭沫若《鄭成功》第四章:“全全能的主是大公無私的。”
    103

    螳螂捕蟬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
    成語解釋:
    蟬:了。螳螂捉蟬,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螳螂捕蟬,志在有利,黃雀在后啄之。”
    104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成語解釋:
    螳螂正要捉蟬,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黃雀在其傍也。”
    105

    無人

    成語拼音:
    wú rén bù zhī
    成語解釋:
    到盡人皆的地步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燈火樓臺》:“‘賣朝報’的人為廣招徠,必然大聲吆喝,以至于大街小巷,無人。”
    106

    所措

    成語拼音:
    wèi zhī suǒ cuò
    成語解釋:
    措:安置,處理。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刑罰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107

    莊周夢蝶

    成語拼音: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成語解釋:
    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
    成語出處:
    典出《莊子 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108

    萬一

    成語拼音:
    wèi zhī wàn yī
    成語解釋:
    萬分之一都道。形容學識膚淺。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乙志·張銳醫》:“世之庸醫,學方書未萬一,自以為足,吁!可懼哉。”
    109

    智周萬物

    成語拼音:
    zhì zhōu wàn wù
    成語解釋:
    天下萬物無所。形容識淵博。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110

    識起倒

    成語拼音:
    bù shí qǐ dǎo
    成語解釋:
    識:道,認識。指好歹,識時務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2回:“你那三個和尚已被我洗凈了,久便要宰殺,你還識起倒?去了罷!”
    111

    顛倒

    成語拼音:
    bù zhī diān dǎo
    成語解釋:
    猶言明事理。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九回: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112

    迷而

    成語拼音:
    mí ér bù fǎn
    成語解釋:
    迷路后回來。比喻犯了錯誤改正
    成語出處:
    漢 王粲《為劉表與袁尚書》:“若使迷而返,遂而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
    113

    屏聲斂息

    成語拼音:
    píng shēng liǎn xī
    成語解釋:
    形容靜悄悄出聲息。《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息者。”漢·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邕怔營慚怖,屏氣累息,所自投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八回:“連連~,敢作聲。”
    成語出處:
    《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息者。”漢·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邕怔營慚怖,屏氣累息,所自投處。”
    114

    人事

    成語拼音:
    rén shì bù zhī
    成語解釋:
    見“人事省”。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一二○回:“寶釵哭得人事。”
    115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wèi
    成語解釋:
    同“食甘味”。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初授給遺獻書》:“臣所以授官已來,僅將十日;食味,寢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寵,但未獲粉身之所耳。”
    116

    成語拼音:
    tián bù zhī chǐ
    成語解釋:
    指對卑劣的或光彩的行為安然處之;以為恥。恬:安然、滿在乎。
    成語出處:
    宋 呂祖謙《東萊博議 衛禮至殺邢國子》:“衛禮至行險僥幸而取其國,恬恥,反勒其功于銘,以章示后。”
    117

    息跡靜處

    成語拼音:
    xī jì jìng chù
    成語解釋: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見行跡,只有自己靜止動。引申為要想人,除非己莫為。
    成語出處:
    《莊子 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離身……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118

    識好歹

    成語拼音:
    bù shí hǎo dǎi
    成語解釋:
    歹:壞。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6回:“你這潑猴,識好歹!”
    119

    以為恥

    成語拼音:
    bù yǐ wéi chǐ
    成語解釋:
    認為是可恥。指羞恥。
    成語出處:
    《鄧析子 轉辭》:“今掛劓以為恥,斯隊之所以亂多治少也。”
    120

    甘苦

    成語拼音:
    bù zhī gān kǔ
    成語解釋: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清是甜還是苦。形容做某事容易或對前人的艱辛沒有體會。
    成語出處:
    春秋 魯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甘苦之辨矣。”
    * 關于不知的成語 形容不知的成語 描述不知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