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儉樸的成語 (34個)
-
1
樸素無華
- 成語拼音:
- pǔ sù wú huá
- 成語解釋:
- 儉樸:不浮華。
- 成語出處:
- 《元史·烏古孫澤傳》:“常曰:‘士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身一布袍數年,妻子樸素無華,人皆言之,澤不以為意也。”
-
2
節儉躬行
- 成語拼音:
- jié jiǎn gōng xíng
- 成語解釋:
- 節儉:節省,節約;躬:親自。生活儉樸,以身作則
- 成語出處:
- 清·顧炎武《驪山行》詩:“賢婦助內詠《雞鳴》,節儉躬行邁往古。”
-
3
節儉力行
- 成語拼音:
- jié jiǎn lì xíng
- 成語解釋:
- 節儉:節省,節約;力行:努力去做。生活儉樸,以身作則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
4
廢奢長儉
- 成語拼音:
- fèi shē cháng jiǎn
- 成語解釋:
- 廢:停止;長:崇尚。摒棄奢華,崇尚儉樸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杜欽傳》:“廢奢長儉,表實去偽。”
-
5
勤儉節約
- 成語拼音:
- qín jiǎn jié yuē
- 成語解釋:
- 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約的雙重生活方式。”
-
6
粗衣惡食
- 成語拼音:
- cū yī è shí
- 成語解釋: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司馬朗傳》:“雖在軍旅,常粗衣惡食,儉以率下。
-
7
淡泊明志
- 成語拼音:
- dàn bó míng zhì
- 成語解釋:
- 淡泊:生活儉樸;不追求名利;過寧靜儉樸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8
惡衣菲食
- 成語拼音:
- è yī fēi shí
- 成語解釋: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梁書·太祖張皇后等傳序》:“高祖撥亂反正,深鑒奢逸,惡衣菲食,務先節儉。”
-
9
瓦器蚌盤
- 成語拼音:
- wǎ qì bàng pán
- 成語解釋:
- 泛指粗陋的食器。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陳書·高祖記》:“以儉素自率,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
-
10
衣不重帛
- 成語拼音:
- yī bù chóng bó
- 成語解釋:
- 帛:布帛。不穿多層衣服。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尹文子·大道》:“昔晉國苦奢,文公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異肉。”
-
11
敝車羸馬
- 成語拼音:
- bì chē léi mǎ
- 成語解釋:
- 敝:破;羸:瘦弱。破車劣馬。比喻清廉儉樸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王荊公傳》第12章:“上以廉取人,則敝車羸馬,惡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者,無所不至。”
-
12
弊車駑馬
- 成語拼音:
- bì chē nú mǎ
- 成語解釋:
- 敝:破;駑馬:劣馬。破車劣馬。比喻清廉儉樸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說苑·臣術》:“賴君之賜,得以壽三族及國,交游皆得生焉,臣得暖以飽食,弊車駑馬,以奉其身。”
-
13
布裙荊釵
- 成語拼音:
- bù qún jīng chāi
- 成語解釋:
- 荊:灌木名;釵:婦女的首飾。粗布做的裙,荊條做的釵。形容貧家女子服飾儉樸
- 成語出處:
- 宋 周煇《清波雜志 陶穀》:“有善謀者,選籍中艷麗,詐為驛卒孀女,布裙荊釵,日擁彗于庭。”
-
14
布衣蔬食
- 成語拼音:
- bù yī shū shí
- 成語解釋:
- 蔬食:蔬菜和谷類食物。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毛玠傳》:“玠居顯位,常布衣蔬食,撫育孤兄子甚篤,賞賜以振施貧族,家無所余。”
-
15
弊衣蔬食
- 成語拼音:
- bì yī shū shí
- 成語解釋:
- 破舊的衣服和粗糲的飯食。指生活儉樸。亦作“弊衣簞食”。
- 成語出處:
- 《周書·柳虯傳》:“弊衣蔬食,未嘗到改操。”
-
16
布衣疏食
- 成語拼音:
- bù yī shū shí
- 成語解釋:
-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
17
粗茶淡飯
- 成語拼音:
- cū chá dàn fàn
- 成語解釋:
- 粗:粗糙;淡飯:指沒有多少下飯的菜。指粗糙簡單的飯食;形容生活儉樸清苦。也作“淡飯粗茶”。
- 成語出處:
- 宋 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自號四休居士。山谷問其說,四休笑曰:‘粗茶淡飯飽即休。’”
-
18
柴車幅巾
- 成語拼音:
- chái chē fú jīn
- 成語解釋:
- 柴車:粗劣的車;幅巾:一種儒雅的裝束。坐著柴車,幅巾束首。指人的作風儉樸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韓康傳》:“亭長以韓微君當過,方發人牛修道橋,及見康柴車幅巾,以為田叟也。”
-
19
鶉居鷇食
- 成語拼音:
- chún jū kòu shí
- 成語解釋:
- 鷇:待母哺食的幼鳥,它不挑揀食物。如鵪鶉一樣居無定所,象幼雛一樣饑不擇食。比喻生活儉樸,不求享受。
- 成語出處:
- 《莊子·天地》:“夫圣人鶉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
-
20
惡衣糲食
- 成語拼音:
- è yī lì shí
- 成語解釋:
- 糲: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飯。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禮義信足以成德論》:“以為有國者皆當惡衣糲食,與農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為百工。”
* 關于儉樸的成語 形容儉樸的成語 描述儉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