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倒戈的成語 (11個)
-
1
倒戈棄甲
- 成語拼音:
- dǎo gē qì jiǎ
- 成語解釋:
- 倒:顛倒,翻轉;棄:拋棄。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一卷:“汝若上識天時,下窮人事,倒戈棄甲,束手歸命,猶不廟絕血食。”
-
2
倒戈卸甲
- 成語拼音:
- dǎo gē xiè jiǎ
- 成語解釋:
-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成語出處:
- 《續傳燈錄》:“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為什么倒戈卸甲?”
-
3
解甲倒戈
- 成語拼音:
- jiě jiǎ dǎo gē
- 成語解釋:
- 謂敵方戰士歸順,轉向攻擊。
- 成語出處:
- 《北史·越王侗傳》:“若王師一臨,舊章誓睹,自應解甲倒戈,冰銷葉散。”
-
4
前徒倒戈
- 成語拼音:
- qián tú dǎo gē
- 成語解釋:
- 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 成語出處:
- 《尚書·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
5
棄甲倒戈
- 成語拼音:
- qì jiǎ dǎo gē
- 成語解釋:
- 丟棄鎧甲,放下兵器。表示戰敗。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若是這個月破不的,只可依張子布之言,棄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
-
6
偃革倒戈
- 成語拼音:
- yǎn gé dǎo gē
- 成語解釋:
- 指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 成語出處:
- 元·劉壎《隱居通議·經史一》:“偃革倒戈,歸馬放牛,乃滅殷以后事;今楚漢相持,正是兵鋒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顧其為迂,何也?”
-
7
倒戢干戈
- 成語拼音:
- dǎo jí gàn gē
- 成語解釋:
- 見“倒載干戈”。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二》:“偃革為軒,倒戢干戈,示不復用兵。”
-
8
倒載干戈
- 成語拼音:
- dào zài gān gē
- 成語解釋: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成語出處:
- 《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9
倒持干戈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gàn gē
- 成語解釋:
- 猶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何進傳》:“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為亂階。”
-
10
倒持戈矛
- 成語拼音:
- dǎo chí gē máo
- 成語解釋:
- 猶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陸贄傳》:“舍此不務而反為所乘,斯謂倒持戈矛,以鱒授寇者也。”
* 關于倒戈的成語 形容倒戈的成語 描述倒戈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