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怎么讀 倒的意思

漢字 | 倒 |
---|---|
讀音 |
|
注音 | ㄉㄠˇ|ㄉㄠˋ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8 |
異體字 | 到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012 |
其它編碼 | 五筆:wgcj 倉頡:omgn 鄭碼:nhkd 四角:22200 |
筆順編碼 | 3215412122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フ丶一丨一丨丨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撇折 點 橫 豎 提 豎 豎鉤 |
倒字的意思
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
2.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
[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
2.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
3.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
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
5.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
倒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倒
dǎo ㄉㄠˇ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其它字義
● 倒
dào ㄉㄠˋ
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英語 fall over; lie down; take turns
德語 zu Fall bringen (trans.)?, einstürzen (intrans.)?
法語 tomber,être renversé,se renverser,renverser,verser,retourner,contraire,cependant
倒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倒 dǎo
〈動〉
(1) (形聲。從人,到聲。本義:倒下)
(2) 同本義 [fall]
對此欲倒東南傾。——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3) 又如:倒頭(躺下睡覺;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斷(山倒鎖斷);倒指(屈指,屈指計算);倒路死(詛咒人死在路上);倒床(臥倒在床上)
(4) 失敗,敗落[fail;be on the decline]
于今日卿等門戶倒矣。——《三國志·曹爽傳》
(5)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兒(向人挪借錢財或貨以應急需);倒滿(倒霉;晦氣)
(6) 導致法律上的破產 [bankrupt]。如:銀行倒了;倒賬(倒閉,破產);倒盆(倒閉);倒風(大批倒閉)
(7) 移動;替換 [move;replace]。如:顛倒是非;顛倒黑白;顛三倒四;傾箱倒篋;排山倒海;倒票(倒換銀票);倒替(輪換);倒包(冒名頂替)
(8) 停止;中斷 [stop]。如:倒斷(倒頓。休止,間斷,完結;決斷;了斷;清楚)
(9) 坍塌;垮臺 [collapse]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10) 又如: 倒口子(決口);倒潰(倒塌崩潰);倒壞(倒塌崩壞)
(11) 將貨物或商店企業作價給人 [sell out]
我東頭街上談家當鋪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12) 又如:倒盤(把全店存貨作價盤售);倒本(賺回本錢)
(13) 另見 dào
基本詞義
◎ 倒 dào
〈動〉
(1) 上下、前后顛倒 [put upside down;be upside down;be inverted]
倒筴側龜于君前。——《禮記·曲禮》
倒影江中。——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倒序(顛倒次序);倒用印(將印信顛倒使用);倒錯(顛倒錯亂);倒景(倒影);倒三不著兩(行事無準則,顛三倒四)
(3) 向相反方向移動 [reverse;move backwards]
酒酣渴月使倒行。——李賀《秦王飲酒》
(4) 又如:倒車;倒回(退卻;倒退);倒兵(掉轉武器向己方攻擊);倒仰(仰面跌倒);倒跟腳(指腳跟向后突出)
(5) 將容器傾斜或反轉,使里面的東西出來 [pour out;empty]
倒杯開水
倒垃圾
(6) 又如:倒熟話(重復老一套的話);倒囷(盡出倉里的貯米);倒垃圾
(7) 澆鑄 [cast]。如: 倒一錠銀子; 倒鏵葉子
詞性變化
◎ 倒 dào
〈副〉
(1)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on the contrary;instead]
不曾與天下分憂,倒來苦害俺這里百姓。——《陳州糶米》
(2) 又如:倒不得(豈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3) 表示跟事實相反 [indica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matter is not as one thinks]。如:你說得倒簡單,你試試看
(4) 表示出乎意料 [indicating unexpectedness]。如:有這樣的事?我倒要聽聽(表示不相信)
(5) 表示讓步 [indicating concession]。前一小句與后一小句之間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過”等呼應。如:質量倒挺好,就是價錢貴點兒
(6) 用于追問或催促 [indicating an urging or questioning]。如:你倒說說看
(7) 另見 dǎo
倒字的辭典解釋
人或豎立的物體因本身或外來因素而橫躺下來。如:「跌倒」、「摔倒」、「臥倒」、「大水沖倒龍王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弓不虛發,應聲而倒。」
垮臺、失敗。如:「倒閉」、「倒臺」。《三國志·魏書·卷九·曹爽傳》「夷三族」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卿用讀書何為耶!于今日卿等門戶倒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八回》:「我們的生意,已經倒了。」
聲音沙啞。如:「聽說那位名演員近日嗓子倒了,正在休息當中。」
北平方言:? ? 指商家把整批貨物或全部店里的物品頂讓給別人。如:「將鋪子倒出去。」《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我東頭街上談家當鋪折了本,要倒與人。現在有半樓貨,值得一千六百兩。」? ? 指轉移、更換、對調。如:「倒手」、「兩張桌子對倒一下。」
倒ㄉㄠˋdào 動上下前后相反,或互相更換。《詩經·齊風·東方未明》:「顛之倒之,自公召之。」《朱子語類·卷七一·易·復》:「如人善端初萌,正欲靜以養之,方能盛大。若如公說,卻是倒了。」
把物體或液體傾倒出來。如:「倒茶水」、「倒垃圾」。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開筵交履舄,爛漫倒家釀。」
向后退。如:「倒車」、「倒退」。
違逆、不順。《韓非子·難言》:「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圣莫能聽。」《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至亂之化,君臣相賊,長少相殺,父子相忍,弟兄相誣,知交相倒。」
副反而。表出乎意料之外。《紅樓夢·第二二回》:「你連多少大生日都料理過了,這會子倒沒了主意。」《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你老人家不說今日要歇半天兒嗎?怎的倒這么早就來了。」
卻。《朱子語類·卷三九·論語·先進篇上》:「如今人恁地文理細密,倒未必好,寧可是白直粗疏底人。」《紅樓夢·第一九回》:「你倒說說,我還要怎么留你?我自己也難說了。」
反過來、相反的。如:「海水倒灌」、「倒掛金鉤」。唐·徐凝〈杭州祝濤頭〉詩二首之二:「倒打錢塘郭,長驅白浪花。」
康熙字典解釋
倒【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葉董五切,音覩。《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葉都故切,音妒。《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倒【卷八】【人部】
仆也。從人到聲。當老切
說文解字注
(到)至也。大雅曰。靡國不到。論語兩言民到于今。釋詁曰。到、至也。從至。刀聲。都悼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