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婆的成語 (7個)
-
1
公公婆婆
- 成語拼音:
- gōng gōng pó pó
- 成語解釋:
- 公公與婆婆,丈夫的父親和母親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咱們九個心里孝順,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只說他好,這委屈向誰訴去?”
-
2
阿家阿翁
- 成語拼音:
- ā jiā ā wēng
- 成語解釋:
- 阿:助詞,用在稱呼的前頭;家:通“姑”,丈夫的母親;翁:丈夫的父親。公公婆婆
- 成語出處:
- 唐 趙璘《因話錄》第一卷:“諺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
3
丑媳婦總得見公婆
- 成語拼音:
- chǒu xí fù zǒng de jiàn gōng pó
- 成語解釋:
- 比喻隱藏不住,總要露相。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十六回:“丑媳婦總得要見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罷。”
-
4
毆公罵婆
- 成語拼音:
- ōu gōng mà pó
- 成語解釋:
- 毆:毆打。指潑婦毆打辱罵公婆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9回:“偏他至不賢惠,毆公罵婆,打鄰毀舍,降漢子,比凡人不同。”
-
5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成語拼音:
- chǒu xí fù miǎn bù dé jiàn gōng gū
- 成語解釋: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成語出處:
- 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別之也。”
-
6
阿姑阿翁
- 成語拼音:
- ā gū ā wēng
- 成語解釋:
- 阿:名詞的前綴。姑:丈夫的母親。翁:丈夫的父親。指公公婆婆。
- 成語出處:
- 唐 趙璘《因話錄》卷一:“郭暖嘗與升平公主琴瑟不調。尚父拘暖,自詣朝童結罪。上召而慰之曰:‘諺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
7
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
- 成語拼音:
- chǒu xí fù shǎo bù dé jiàn gōng pó
- 成語解釋:
- 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只得脫袍解帶,免冠徒跣,跪于門外。”
* 關于公婆的成語 形容公婆的成語 描述公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