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神形的成語 (13個)
-
1
神采飛揚
- 成語拼音: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成語解釋: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臉上的神態煥發有神。形容人興奮得意;精神煥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丁玲《夢珂》:“她居然很能夠安逸的,高貴的,走過去握那少年導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飛揚的眼光去照顧一下全室的人。”
-
2
形神不全
- 成語拼音:
- xíng shén bù quán
- 成語解釋:
- 形:形體;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3
感天地,泣鬼神
- 成語拼音:
- gǎn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 成語解釋:
- 感:感動;泣:哭泣。感動天地,使鬼神為之哭泣。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7回:“那史冊彪炳日月的事業,全是這兩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淚做出來,感天地,泣鬼神,才扶到凌煙閣里,與了俎豆,叫他饗哩。”
-
4
全神貫注
- 成語拼音: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成語解釋:
- 貫注:集中在一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成語出處:
- 錢鐘書《圍城》:“人事太忙,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專懷念一個人。”
-
5
神交已久
- 成語拼音:
- shén jiāo yǐ jiǔ
- 成語解釋:
-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形容雖然并沒有見過面,但彼此精神相通,傾慕已久
- 成語出處:
- 《追求》:“說里‘神交已久’,他接著便稱贊仲昭的眼光是合乎他們社會心理學家的理論的。”
-
6
神憎鬼厭
- 成語拼音:
- shén zēng guǐ yàn
- 成語解釋:
- 憎:憎恨;厭:討厭。連鬼神都討厭。形容十分讓人憎恨討厭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那惡毒的老太婆雖然神憎鬼厭,可她卻具有一種特殊的權利,她能夠叫焦仲卿和劉蘭芝分開。”
-
7
飄然若仙
- 成語拼音:
- piāo rán ruò xiān
- 成語解釋:
- 飄然:神形瀟灑的樣子。神形瀟灑好像神仙。形容人的動作瀟灑自如輕盈優美
- 成語出處:
-
8
有氣無力
- 成語拼音:
- yǒu qì wú lì
- 成語解釋:
- 氣:氣息;聲音;力:力氣;精神。形容氣力衰弱;精神疲憊;有時形容做事沒有勁頭。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正不知艙中,另有個替吃飯的,還餓得有氣無力哩。”
-
9
動人心魄
- 成語拼音:
- dòng rén xīn pò
- 成語解釋:
-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體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動或令人震驚。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凄清委婉,動人心魄。”
-
10
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 成語拼音:
-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
- 成語解釋:
- 魂:靈魂;魄: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形容驚恐到了極點或受到了極大誘惑而不能自持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梁中書看了,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
11
胡天胡帝
- 成語拼音:
- hú tiān hú dì
- 成語解釋:
-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飾容貌像天神一樣美麗,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鄘風 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
12
魂消魄散
- 成語拼音:
- hún xiāo pò sàn
- 成語解釋:
- 魂:靈魂;魄:氣魄,精神。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7回:“李明見先折了一個,卻待也要撥馬回走時,被楊志大喝一聲,驚得魂消魄散,膽顫心寒,手中那條槍,不知顛倒。”
-
13
氣貫長虹
- 成語拼音:
-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成語解釋:
- 氣:氣概;精神。形容氣勢壯盛;簡直可以貫穿長虹。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于維巨卿,氣貫虹霓,義高云漢。”
* 關于神形的成語 形容神形的成語 描述神形的成語。